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家传统八段锦解析 |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家传统八段锦解析 |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8/13/12885938_1143183206.shtml

八段锦是一种简单易学的传统健身方法,共分为八个分解动作,每个动作都能对身体的局部和整体产生积极影响。它不受场地、时间、环境的限制,随时都可自行练习。尤其春天练习可以生发阳气,疏肝理气,强健脾胃,更是非常好的锻炼时机。长期习练可对头目晕眩、精神衰弱、脾胃不调、消化不良、肩颈疼痛等慢性病症也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

练习步骤

  1. 第一步:动作熟练,配合呼吸。
  2. 第二步:动作渐渐缓慢柔和,手脚温暖,全身放松,呼吸深沉。
  3. 第三步:外在动作感觉逐渐淡化,内在气血运行与脏腑融通感觉渐渐明显,心神安定祥和,充满内在的宁静喜悦。

(一般情况在练习到第二步时,基本养生效果就可以达到,气血运行通畅,神清气爽。练习到第三步时,一般慢性疾病:如糖尿病、亚健康等,就可得到某种程度上的改善。)

在练习八段锦动作的同时,吸气要用鼻子,不要用嘴,呼气用嘴吐出。唇舌要轻闭,舌尖要轻轻抵在上颚。尽量让吸入和呼出的气息均匀、深长,此种呼吸方法能把肺里的气体一次性全部排出来。总有些气体沉淀在肺的底部,而深呼吸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这些气体和外界得到交换,增强人体“吐故纳新”的能力。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三焦是使得各个脏腑间能够相互合作,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地去为身体服务的。这个动作主要是调通五脏六腑的经络和气血,防止气滞,防止内脏器官病变。首先要了解通和痛的关系。一般痛都产生于淤,也就是气血不通,结果经络产生淤的现象。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适用人群

练习本动作主要适用于免疫力低下、颈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肩周炎、高血压、耳鸣耳、偏头痛、便秘、中风后遗症等人群。

动作名称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会经常打哈欠、伸懒腰呢?道家传统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就是从伸懒腰这个动作的医理而来。它可有效梳理人体的三焦,顺畅全身的气血,加快各个脏腑的运化,减轻疲劳。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这是胃气不降,三焦气机不顺的表现。如果长时间地伏案工作,脏腑不舒,心肺之气不足,人就会开始疲劳。这时,人体就出现自救的动作:伸懒腰。当我们伸懒腰,两臂上举的时候,胸腔就得到了扩张,心、肺、胃都能得到舒展,这时,气血通畅,体内废气也更易于排出;同时,伸懒腰时的扩胸动作,可调节心肺的呼吸,从而让人体的气机充足,加快各个脏腑的运化,减轻疲劳。

牵动的穴位

  1. 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包经原穴。因为其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所以做动作对此穴的刺激,可以有效地防止腕管综合症的发生,腕管综合症又称为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属于“累积性创伤失调症”,好发于30~50岁年龄段的办公室女性,是指人体的正中神经进入手掌部的经络中,受到压迫后产生的食指、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无力感等症侯。

  2. 肩部三穴:肩髃、肩髎、肩贞,是针灸上面治疗肩周炎的要穴,因为效果非常显著,所以常常被称之为“肩三针”。

呼吸配合

动作中的呼吸配合可使膈肌上下有序地运动,腹肌也随之松紧交替,这种外在运动可诱导位于中焦的脏腑及脾胃的气血运行,久之自然气沉丹田,中焦之气得到贯通与滋生。

运动中足跟随着上下起落,尤其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的深长,足跟抬起下落的速度放慢,同时又需要维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可锻炼到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筋,脏腑通于经络,下焦肝肾由此得到稳固与强壮。

最佳练习时间

练习本动作最好在亥时(21点~23点),此时三焦经经气最旺,五脏六腑的经气全部开放,人感觉很舒服。这时应该把主要任务转到睡眠上了,让身体中的三焦经络都得到休息和养护,以备下一个时辰,即子时孕育新的生机。

动作要点

调吸,要做到鼻吸,口呼,吸气之后意守丹田。呼吸之间要做到细、微、长。

  • 细,要做到呼吸没有声音,气要细密绵长;
  • 微,就是声音自己意识中能够听到,不要猛呼猛吸,猛呼猛吸会伤及肺脏;
  • 长,就是呼和吸都要细微绵长。吸气之后闭气在丹田,然后才开始做动作,做完一个动作之后收势的时候再呼气。

脚比肩膀稍宽,这样才能保证用力平稳。安定心神,形正体舒,排除干扰意守丹田。手掌向上意念中如托一重物,用极力相托,眼睛看十指。双手托到极致,双手下落时要放松,用口徐徐呼气。

正常情况下一个动作需要练三遍即可。如果有选择性锻炼肩膀、颈椎等,可适当加练次数,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九次。做每一个完整的动作,动作的开始与结束都要做到意守丹田,调息入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