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CO2吸附中的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CO2吸附中的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7/14/50786598_1128181688.shtml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介绍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CO2吸附中的应用,探讨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CO2吸附原理与材料设计

CO2在多孔材料表面的吸附主要通过物理化学途径实现,吸附量和选择性受孔隙结构、孔径分布和活性位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时,除了优化孔隙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在碳骨架表面引入功能化官能团、活性或金属中心,以增强与CO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酸碱、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力。

常见制备方法

热解法

热解法是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通常将生物质材料或聚合物等置于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高温碳化。热解温度、保持时间和升温速率等因素会影响最终材料的性质。热解后,材料会保留碳骨架并形成大量微孔结构。采用热解法制备的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通常在500-3000 m2/g之间,氮含量可在1-15 wt%范围内调节。

活化法

活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活化法、物理活化法和物理化学活化法。其中,化学活化法使用最为广泛,常见的活化剂有KOH、NaOH、KHCO3、K2CO3、H3PO4、ZnCl2和AlCl3等。活化温度通常在400-900℃范围内。不同活化剂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孔结构:H3PO4活化剂会产生不均匀的微孔,而ZnCl2则会产生大小一致且均匀的微孔。KOH作为活化剂时,可与材料中的C发生化学反应,将碳氧化成碳酸盐,导致框架被刻蚀从而形成孔隙,进而获得分布集中的微/介孔材料。

模板合成法

为了更好地控制孔径并根据所需分离或转化性能调整材料特性,可以采用模板合成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克服碳材料在热解过程中孔隙率低和含氮量下降的缺点,促进材料形成有序的多孔结构。例如,Fu等人使用铁纳米团簇在不同碳化温度下作为模板剂和活性剂,所制备材料的比表面积达到1211 m2/g,在25℃条件下CO2的吸附性能为4.3 mmol/g,吸附选择性为15.2。常见的模板材料包括F127、二氧化硅微球等,近年来也有更多新颖的模板材料被开发应用。

氮掺杂多孔碳的性能优势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还因可调整的孔隙率而展现出高活性、高稳定性和导电性等优点,常被用作气体吸附剂或有机催化剂。其骨架内的氮原子可提供不同类型的氮活性位点,包括吡咯、吡啶、石墨和吡啶N-氧化物,这些氮物种的存在形式如图3所示。

结论

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在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优化制备方法和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