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婚内财产协议欺诈和胁迫如何认定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婚内财产协议欺诈和胁迫如何认定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4365.com/zs/4223199.aspx

婚内财产协议是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属的约定,但如何认定协议中的欺诈和胁迫行为?哪些约定属于无效?赠与条款能否撤销?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些法律问题。

婚内财产协议欺诈和胁迫如何认定

婚内财产协议中,一方故意告知虚假或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错误表意可认定欺诈,以损害要挟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意可认定胁迫;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但需提供证据证明。

  1. 关于欺诈认定,法律注重真实表意。若一方在婚内财产协议订立中故意告知虚假情况,像隐瞒重大财产来源、价值等,使对方基于错误认知作出意思表示,这违背了协议应基于真实信息的原则,所以可认定欺诈。

  2. 对于胁迫认定,当一方以损害对方及其亲友生命健康、荣誉等为要挟,迫使对方订立协议,对方的表意并非真实意愿,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自主决定权,构成胁迫。

  3. 受欺诈或胁迫方有变更或撤销协议的权利,但必须提供相应证据。因为法律讲究证据,只有足够证据支撑,法院或仲裁机构才能认定欺诈或胁迫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若你对相关问题有疑惑,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婚内财产协议三种无效的约定

婚内财产协议中,约定限制人身自由(如限制离婚自由)、对第三者财产进行约定以及约定免除一方对子女抚养义务的这三种约定通常是无效的。

  1. 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约定,婚姻自由是我国基本婚姻制度,离婚自由权受法律保护。若婚内财产协议中出现限制一方提出离婚等内容,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原则,法律不会认可其效力。

  2. 对于涉及第三者财产的约定,婚内财产协议的主体是夫妻双方,其仅能对双方财产作出安排。对第三者财产进行约定,因缺乏处分权基础,属于无权处分行为,该约定自然无效。

  3. 针对约定免除一方对子女抚养义务的情况,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这是基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通过婚内财产协议试图免除该义务,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如果您在拟定婚内财产协议时,对相关约定的效力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婚内财产协议撤销赠与的有效性

婚内财产协议中的赠与撤销情况复杂,赠与履行完毕且无法定可撤销情形一般不能撤销;赠与财产权利未转移时赠与人可撤销(特殊赠与合同除外);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况,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赠与条款,具体案件要结合实际证据判断。

  1. 若婚内财产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可撤销情形,且赠与已履行完毕,如房产已过户,基于契约精神和法律规定,此时赠与通常不可撤销,以维护协议的稳定性和交易安全。

  2. 当赠与财产权利尚未转移时,赠与人原则上可撤销赠与,但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以及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这是为了保障公益事业和公证的严肃性。

  3. 若签订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情况,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赠与条款,以平衡双方利益。实际中,具体案件的判断需依据实际证据,如有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在探讨婚内财产协议欺诈和胁迫如何认定时,我们需要知道,除了对欺诈和胁迫行为本身的认定要点外,后续影响也不容小觑。若被认定存在欺诈或胁迫情形,婚内财产协议可能面临可撤销的结果。那么协议撤销后,财产该如何重新分配?是恢复到协议签订前的状态,还是有其他考量因素?此外,在撤销协议的过程中,举证责任该如何分配?如果您对婚内财产协议欺诈和胁迫认定后的财产处置、举证责任等相关问题感到迷茫,无需烦恼,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婚内财产协议欺诈和胁迫如何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