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莫须有到须有——看英剧《真相捕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莫须有到须有——看英剧《真相捕捉》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f025897f7434

"莫须有"这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没有确凿证据的指控。然而,在英剧《Capture》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版的"莫须有"故事,它不仅展现了司法正义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更揭示了人性在复杂情境下的挣扎。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莫须有"是大宋朝秦桧的发明,这种东方智慧让人难以捉摸,无论事实如何,总能找到理由定罪。然而,观看英剧《Capture》后,人们发现西方也有类似的手法,英国军情五处和美国FBI在这方面堪称高手。

故事从阿富汗归来的战斗英雄肖恩开始,他因被控枪杀战俘而站在法庭上。当关键证据——一段录像播放完毕后,法官询问肖恩有何辩解,他却沉默不语。这时,年轻的女律师汉娜站了出来,她巧妙地指出摄影机存在生产瑕疵,通过技术手段证明录像有误。当法庭将声音延后15秒再与图像配合,场景完全改变了。汉娜的辩护掷地有声:对肖恩的指控,是莫须有的罪名。

肖恩被无罪释放,民众欢呼法律主持了正义。然而,就在庆祝的声浪中,剧情发生了转折。负责公共场所监控的女值班员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画面:肖恩在公交车站对汉娜进行拖拽暴打。这一发现让刚从反恐部门升职到警察署的女警瑞秋接手此案,而汉娜当晚确实没有回家,她失踪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多方角力的局逐渐明朗:某民间组织找到了律师汉娜,告诉她军情处伪造恐怖活动证据制造冤狱。汉娜发现了军情处利用黑客移花接木技术篡改监控,她不能容忍司法被亵渎,立誓要让丑闻公之于众。她选中了肖恩,先以莫须有为名替他脱罪,然后以身入局引诱肖恩,再模仿中情局手段篡改街道视频,形成肖恩伤害自己的假证据。然而,军情处背后的合作方FBI发现了端倪,弗兰克在逼问肖恩未果后,查到汉娜参与做局,他动用手段亲自找到并杀死了汉娜,再移尸肖恩车中,嫁祸肖恩,让肖恩罪证坐实。

在国家利益和亲情的双重压力下,肖恩最终认罪。这个结局令人深思:当国家利益与个人正义发生冲突时,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剧中的每个人物,无论是鞠躬尽瘁的弗兰克、为国征战的肖恩、单纯热血的汉娜,还是敬业负责的瑞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正义。然而,正是这种群体性的正义,共同演绎了践踏法律、践踏科学、践踏真相的莫须有。

剧集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中的类似案例,揭示了"莫须有"这一概念的普遍性。在东方,秦桧因无法解决"必杀飞,始可和"的难题而身败名裂;在西方,FBI通过精心设计的布局,成功将莫须有变成了须有。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剧情的深度,也让观众对"莫须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一枚彩蛋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肖恩第一次被推翻的莫须有罪名,并非莫须有。他是真的干了。摄像机记录准确,没有延时。这个反转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展现了肖恩的复杂性:为战友复仇,是我杀的;为国家担罪,算我杀的。一双古井无波的深邃黑眸,承担了所有。

"莫须有"这个词语,如果把"莫"当作语气词,可以理解为"此事体莫?须有。"它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更是一个关于人性、正义和选择的哲学命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