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纽北攻略3:为什么说夺弯道者夺纽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纽北攻略3:为什么说夺弯道者夺纽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315376

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简称纽北)是全球最著名的赛道之一,以其177个弯道和复杂的赛道布局闻名于世。为什么说“夺弯道者夺纽北”?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纽北最具代表性的弯道有哪些,以及这些弯道为何如此之难。

纽北最具代表性的弯道

纽北的每一个弯道,都是“勇气”的丰碑:有的弯道记录了挑战者的勇气(比如2km附近的Sabine Schmitz弯道,便以历史上第一位赢得纽北24小时耐力赛的女车手萨宾·施密茨命名),有的弯道则直接以“勇气”命名(13km附近的Mutkurve,便是德语中勇气的意思)……纽北的每一个弯道都是对驾驶者和车辆的试炼,它们独具特色的魅力也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挑战者。

从平缓的曲线到陡峭的直角弯,从连续的S型弯道到难以判断走势的U型掉头弯……纽北赛道并非只以弯道的数量取胜,其弯道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弯道都需要高超的驾驶技巧和强大的车辆性能,可以说纽北有177个弯道,就有177种解法。从出入弯的轨迹、到刹车点的选择……纽北的每一个弯道几乎都有相应的攻略,足以见得纽北弯道对驾驶技术、底盘悬架、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考验。

2.5-3km处:捕猎溪(Hatzenbach)&大橡树(Hocheichen)

捕猎溪(Hatzenbach),得名于附近的狩猎区;而大橡树(Hocheichen)则代表赛道两侧茂密的橡树林。这组弯道最大的特点和难点,在于其密集的左右连续弯道切换,在短短1km左右的区间,涵盖了共计9个弯道,是纽北赛道中弯道最密集的路段,这非常考验车辆的底盘悬架和操控性能。

3.5-4km处:奎德巴赫高地(Quiddelbacher Höhe) 和“飞机场”(Flugplatz)

奎德巴赫高地到“飞机场”区间,是纽北赛道的第一处也是最著名的“跳坡”(由连续的上下坡组成),当车辆高速经过时,经常会因为前后轴下压力失去平衡而腾空飞起,失去控制。 2015年的VLN比赛中,就有车手在越过“奎德巴赫高地”,进入“飞机场”之后,受到强大气流的影响,导致车辆翻转,越过挡泥板冲入观众区酿成意外,足见这一赛段的险恶。

6-6.5km处:狐狸洞(Fuchsröhre)和阿登纳森林(Adenauer Forst)

1925年,这一赛段施工时,一只狐狸钻进了附近的排水管,“狐狸洞”(Fuchsröhre)因此得名。狐狸洞的难点在于其上下起伏的陡峭坡道,在弯道的下坡部分,随着车速的提升,对车辆的悬架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转向困难,甚至增加轮胎空转的风险。 阿登纳森林(Adenauer Forst)的难点主要源于其第二个弯道,由于一处小山峰的遮挡,车手很难判断弯道的走势,这样的“盲弯”既是对车手的考验,也是对车辆操控性能的考验。

10.5km处:矿山(Bergwerk)

矿山弯道(Bergwerk),位于纽北赛道的中点。这也是一个极具迷惑性的“盲弯”,非常考验入弯和出弯的时机,以及刹车点的选择; 此外,由于树木遮蔽,这一路段常年处于阴影中,导致路面湿滑,在拐角处甚至还有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Achtung Rutschgefahr”,意思是“小心路滑”;同时这一路段非常狭窄,且几乎没有缓冲区,这些因素都让“矿山”成为纽北最危险的弯道之一。

13.5km处:旋转木马(Karussell)

旋转木马(Karussell)无疑是纽北最负盛名的弯道。这是一个转向角度超过180°的发卡弯,弯道内侧有一段可行驶的混凝土斜坡,斜坡倾角高达30°。在斜坡上行驶,非常有利于圈速的提升,但同时对悬架和抓地力都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对车身结构的稳定性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从斜坡切换到常规赛道,很容易导致车辆失去牵引力而四轮腾空,非常考验车辆的下压力。

由此可见,纽北弯道的难是复合的难:有的弯道涵盖了多种复杂的组合弯、有的弯道位于高差巨大的上下坡路,有的则带有巨大的路面倾角……但无论是何种程度的难,都是对车辆底盘调校和下压力的极大考验。

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纽北赛道高速弯密布,部分弯道甚至需要以超过200km/h以上的时速通过。因此想要过弯速度快、操控稳定,利用空气动力学带来的下压力是挑战纽北的必修课。

为什么下压力这么重要?因为施加在轮胎上的垂向力(向下的力)越大,轮胎的抓地力就越好,车辆就能更快地加速、更好地减速、更快地过弯。

一般而言,增加垂向力的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增加车重。车的重量越大,施加在轮胎上的垂向力也就越大,轮胎抓地力就越好。但车重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即导致车辆惯性的增加,反而拖累了加减速和操控性能。因此对于赛车而言,为了增加轮胎抓地力而增加车重无异于饮鸩止渴,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引出了第二种增加垂向力的方式——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增加整车的下压力,进而增加轮胎的抓地力。这样做的好处是,车辆下压力的增加并不会带来车辆惯性的增加,是一个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但空气动力学设计非常复杂,需要反复的调试与验证,如果设计失误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车辆高速失控。因此,拥有优秀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型往往需要很长的开发周期、成本也非常高。

底盘调校的关键作用

如果说“贴地飞行”靠的是超强下压力,那么要让车手能在赛道中驾车随心所欲的“闪转腾挪”、跑出好圈速,则需要靠一副出色的底盘系统。而纽北赛道的大落差、高时速和颠簸的路面都对底盘系统的设计和调校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对于一辆车而言,“底盘”是一个宽泛的词汇,在本文中,底盘仅特指悬架系统。悬架结构可相对更精准的控制车轮运动,保证轮胎在过弯和跳动时拥有更大的接地面积、保持轮胎抓地力,进而提高过弯的速度与操控稳定性。

而纽北赛道的悬架系统还预留了可大幅度调整的空间,便于车手根据自身驾驶习惯和不同赛道情况调节包含束角、倾角在内的各项悬架几何参数。同时,减振器可独立调节高/低速的压缩/回弹阻尼,减少车轮跳动,让车辆在颠簸的纽北赛道上也能时刻紧贴路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