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孙中山为她题词“天下为公”:巾帼英雄刘青霞的传奇人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孙中山为她题词“天下为公”:巾帼英雄刘青霞的传奇人生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3A04VYY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一位女性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就是刘青霞,一位将个人家产全部捐给国家的巾帼英雄。

很多人都知道孙中山曾题“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孙中山曾大力提倡“天下为公”,一生多次题写“天下为公”)四个字,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为一个名叫刘青霞的女士题写过。

刘青霞,原姓马,河南安阳人,近代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其父马丕瑶曾任清江西巡抚、广东巡抚等职。刘青霞兄妹3人,其二哥马吉樟辛亥革命时期任湖北臬台。刘青霞幼承家教,知书明理,1894年,17岁的刘青霞受家命嫁与尉氏县大地主刘耀德为妻。



刘青霞故居

尉氏刘家是中原地区有名的大地主、大财主。传说刘家广有土地,曾挂双千顷牌,有“刘半县”之称。刘家还在开封等15个县城、市镇开设有当铺、钱庄等。尉氏刘家共分5门,刘耀德一门为独支,故刘氏家族中数他占有的资产最多。刘青霞25岁时,刘耀德因嗜鸦片而病殁,他身后的万贯家财,便由刘青霞继承。

刘青霞为人豁达、善良。丈夫病逝后,她曾捐地15顷(1500亩)设立“刘氏义庄”,凡刘氏族中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从义庄领小麦3斗(约38千克)。废科举后,她还为北京豫学堂捐银3万两,被清政府封为“一品命妇”。



故居内刘青霞蜡像 (李姣蒙 摄)

20世纪初,刘青霞族孙刘恒泰及尉氏另外两名留日学生回国,与刘青霞晤面,谈到清朝腐败,欧美列强欲瓜分中国等情况,刘青霞心为之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其二哥马吉樟奉派赴日考察学务,刘青霞乃携子及族孙刘恒泰等随兄一同赴日。在日本东京,刘青霞与中国留日学生频繁接触,开始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会,后为同盟会河南分部创办的《河南》杂志捐款两万元,为《中国新女界》捐款6600元。刘青霞在日本居留半年后回国。

此后,她把全部心力倾注在推翻清朝和建立民国的事业上,在尉氏县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私立女校——华英女校;不久又捐助辛亥革命河南起义……她曾两次赴上海拜见孙中山,商议将全部财产捐献给国家,用于修筑铁路。孙中山深为感动,题写了“天下为公”“巾帼英雄”八个字相赠,赞扬她的爱国之举;当时还有“南秋瑾、北青霞”的赞誉。


孙中山题写的“巾帼英雄”“天下为公”匾额(复制品 李姣蒙 摄)

但刘青霞散尽家财资助革命的行径始终不为刘氏族人所理解,他们对刘青霞极尽攻击之能事,甚至不惜挑起诉讼。1913年,刘青霞亲赴上海晋见孙中山,表示愿将全部家产捐献国家,但因遭到刘氏族人的反对而未成功。直到1922年冯玉祥第一次督豫时,经冯玉祥批示“与其族人争讼,不如收归公有”,刘家的大部分财产方得以归公,移作河南办学经费之用。

1922年底,刘青霞离开尉氏县,回到阔别20余年的娘家安阳家中。由于多年在外奔波,导致积劳成疾,不久便一病不起,未及数日,一代巾帼英雄与世长辞,年仅47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