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火枪手》:一个关于侠义、友谊和忠诚的故事
《三个火枪手》:一个关于侠义、友谊和忠诚的故事
金庸曾说,《三个火枪手》(旧译《侠隐记》)对他影响极大,他之写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这部法国“通俗小说之王”大仲马的代表作,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了金庸的创作,更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学经典。
你知道吗?金庸之所以写武侠小说,原来是受法国“通俗小说之王”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启发。 金庸说:“《侠隐记》(《三个火枪手》的旧译名》一书对我一生影响极大,我之写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侠隐记》教了我怎样活用历史故事。” 大仲马曾在《基督山伯爵》中用一句话总结了历史,他笑称‘历史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他笔下的小说很多都是用历史撑起整部作品的架构。 比如他写的《三个火枪手》就是以十七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安娜王后以及黎塞留等人物形象塑造的。 我们在金庸多部作品中也可看到其以历史为背景来写人物和故事。比如《射雕英雄传》就是以大宋的靖康之变后,至成吉思汗逝世这段历史为舞台,展开以郭靖和黄蓉为主角的武侠人的故事。 《鹿鼎记》则以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韦小宝的传奇经历的故事,这与《三个火枪手》中的达尔大尼央很相似。都是小人物成就大梦想的故事。看吧,金庸和大仲马都是借着历史的钉子,写活了虚拟的人物。 下面我们简述一下《三个火枪手》讲的故事。 《三个火枪手》主要讲了主人公达尔大尼央,一个没落的世家子弟,怀揣着成为火枪手的梦想,带着父母给他的十五个艾矩、一匹老马和一封信上路了。 到了麦安,达尔大尼央饭都没来得及吃,就阴差阳错的结识了三个性格迥异但同样英勇善战的火枪手。这三个人分别叫阿多斯、波尔朵斯和阿拉宓斯,他们便是小说中的“三个火枪手”。 此时,你肯定会问了,“为什么后浪出版的《三个火枪手》封面上有四个人?”那第四个人就是后来成为火枪手的主人公达尔大尼央啊。 书归正传。达尔大尼央与三个火枪手不打不相识,在一致对付红衣主教的卫队后,成为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一起接受了一项拯救王后名誉的任务,前往英国从巴京汉公爵那里取回被截获的信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红衣主教派来的重重阻挠,还要解开一系列复杂的谜团和陷阱。 与其说喜欢跌宕起伏的故事,倒不如说更羡慕他四个那真挚而深厚的友谊。他们每个人都散着迷人的魅力。阿多斯的沉稳、波尔朵斯的豪爽、阿拉宓斯的智慧以及达尔大尼央的勇敢和机智。他们的性格在故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发挥。这真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一个团队。 经过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冒险和斗争,他们四人成功取回了信件,并揭露了红衣主教黎塞留的阴谋。他们不仅拯救了王后安娜的名誉,也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和稳定。最终赢得了国王和王后的赞誉和奖赏。 《三个火枪手》是一部充满冒险和浪漫气息的小说,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友谊和忠诚的力量。 相较其他版本,这个版本更适合品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李青崖在细节处理上更贴近原著的精神风貌,这是法语翻译家李青崖国内首个法语直译全本。不仅如此,书中还收录了法国著名艺术家莫里斯·勒卢瓦尔绘制的 200 余幅插图,大都是重要人物的再现和历史场景的还原。 二是李青崖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著称,他加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和对话的生动性。 三是此版采取圆脊锁线精装,胶装纸,封面是四个火枪手们得胜归来图,标题采用烫红色漆片,封底烫印大仲马签名。随书还附赠有精美藏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