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日本美学:侘寂!Wabi-sabi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日本美学:侘寂!Wabi-sabi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8463713

侘寂(Wabi-sabi)是日本传统文化、美学、世界观、思想哲学的一个根基。它强调不完美、不永恒和不完整的美,这种美学观念深深植根于日本的茶道、建筑、设计等各个方面。本文将探讨侘寂美学的内涵及其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并将其与中国美学进行对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独特的东方美学理念。















侘寂美学的内涵

侘寂(Wabi-sabi)是一种独特的美学观念,它强调不完美、不永恒和不完整的美。这种美学观念深深植根于日本的茶道、建筑、设计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寺庙、庭院、茶碗还是服饰中,都能看到侘寂美学的体现。特别是在茶道中,每个动作与每样器物,几乎都是为了体会侘寂而存在。“侘寂”简单来说就是自然、造作、朴实空寂。

侘寂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侘寂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禅宗。禅宗注重内心的修养,属于精神层面,但在传入日本后,与日本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禅宗大约在唐朝传入日本,在宋朝、明朝时期在日本获得了改良和发展。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精髓,首先认真虚心地学习,然后有选择地吸收,并结合自身现状成为独有的融合文化。




侘寂美学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

日本的茶道、武士道、花道都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日本文化注重精神修养的同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更注重实用。例如,日本的温泉、庭院、露天设计都以融合自然景观为最高指导原则,讲究人与自然、触觉与视觉合而为一的体验。

日本文化的美学最高指导原则是“不对称主义”,从电子产品到手工烧陶,再到建筑,都找不到对称的两个边。他们认为不对称的东西才有美感。日本建筑大量使用石材、木材、草、陶等素材。与中国人追求翻新和重新装修不同,日本人喜欢岁月在事物上留下的痕迹,如地板上的刻痕、墙壁上斑驳的痕迹、庭园一角长满的青苔等。

侘寂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对比

与中国讲究对称美学不同,日本文化强调不对称主义。中国的园林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讲究皇权统治的气派和威严,讲究对称主义。即使是被誉为世界园林建筑之最的苏州园林建筑,也是有钱人家和少数人才能拥有的象征。它们虽然壮阔、精微和奥妙,但无法深入人心和庶民底层,更无法变成一种生活的美学。

















侘寂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日本现代设计渗透着传统侘寂美学思想。日本人把现代设计的对象称为“道具”,包括佛道之具、武士道之具、茶道之具等。日本的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美学的运用无处不在。例如,日本武士用的剑把中国的唐刀和剑合二为一,既能刺又能砍。日本人对“小”的崇尚形成了缩小意识,善于追求在更小的形式上集成更多的功能,形成了一种轻快、小巧、亲切的设计风格。降低成本、节约材料成为日本产品设计的重要特点。

结语

侘寂美学强调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简洁朴素的颜色使其达到平和安静的感觉,大自然的融合。加之中国禅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空灵、虚无的美学思想,也就是对“无”的追求。这种美学观与中国庄子无为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侘寂美学不仅体现在日本的传统艺术中,更渗透到了现代设计和日常生活中,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