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的耐黄变性
涂料的耐黄变性
涂料的耐黄变性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从黄变的定义、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检测标准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涂料耐黄变性的相关知识。
黄变是涂料漆膜颜色变化的一种形式,和变色、褪色的成因基本相似。黄变主要发生在白色或者浅色涂料,或透明清漆的漆膜在日光或紫外光或加热时转变为黄色,甚至褐色。
黄变一方面与树脂粘合剂的耐光性有关,含干性油(高不饱和度)醇酸树脂、古马隆树脂、含芳香族的环氧树脂、TDI型聚氨酯、酚醛树脂等有黄变趋向。另一方面,铅白、立德粉、锐钛型的钛白粉等耐光性差的颜料也可黄变。此外,催干剂过量也可以引起醇酸漆黄变。
漆膜黄变的原因
1. 环境因素
阳光直射(紫外线侵蚀)、空气、潮湿等因素会导致漆膜老化分解,从而发生黄变。 例如,聚氨酯涂料若采用芳香族固化剂,其涂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子中氨酯键容易破坏分解从而生成胺,芳胺进一步氧化使分子重排,形成醌式结构或偶氮结构,引起涂层黄变和变色老化。涂料中如果有含有双键的油类树脂,由于双键氧化后产生发色基团,也会产生黄变。
2. 产品问题
黄变的原因也可能是涂料本身的耐黄变性能差异。 树脂粘合剂的性质:不同类型的涂料因其树脂粘合剂的性质不同,其耐黄变性能也有所差异。含干性油的醇酸树脂、古马隆树脂、含芳香族环氧树脂等容易发生黄变。 颜料的选择:耐光性差的颜料,如铅白、立德粉、锐钛型钛白粉等,也可导致黄变。
3. 助剂原因
常见的助剂(如抗氧剂、防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也会引发黄变。催干剂过量也可以引起醇酸漆黄变。
耐黄变性的检测与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T 23983-2009《木器涂料耐黄变性测定法》为评定涂料的耐黄变性提供了一种标准化方法。此标准使用UVA-340灯作为光源,模拟自然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涂层进行加速老化测试。
测试完成后,通过色差仪测量颜色变化,以ΔE*表示。实测值越小,表明涂料的耐黄变性越好。
氟碳漆由于其优异的耐候性、耐磨性、耐温性、耐化学性和耐黄变性使得它成为保护基材免受外界侵蚀的理想选择。
涂料的耐黄变性是涂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选择适当的涂料类型、优化配方、注意环境考量以及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涂料的耐黄变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