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价值型基金经理的投资智慧
探寻价值型基金经理的投资智慧
价值投资是可以穿越牛熊的法宝,因为价值投资理念蕴含着三赚法则,即“涨了赚价差、横盘赚股息、跌了赚股权”。核心是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证券。投资者通过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如财务状况、行业竞争力、管理团队、商业模式等诸多因素,评估公司的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低于这个内在价值时,就认为是买入的机会。这种投资理念意味着投资者买入的是具有潜在价值的资产,而不是基于短期的市场情绪或者技术分析的波动信号。就像是寻找一颗被泥沙暂时掩盖的珍珠,投资者看中的是珍珠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它目前所处的位置(价格)。
例如,巴菲特投资富国银行。他看到了富国银行优秀的零售银行业务模式、良好的风险管理和强大的品牌价值。尽管短期可能会有宏观经济波动或者银行业自身的小周期调整,但基于对其内在价值的判断,巴菲特长期持有。长期来看,这种价值投资策略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风云变幻的基金投资市场,价值投资始终如一盏明灯,吸引着众多投资者探寻财富增长的路径。本文来看一下三位价值投资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中欧基金蓝小康
从业经历: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具备强大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历,投研能力圈较为宽广,深度覆盖周期、金融、科技、消费与医疗等诸多行业板块。2016 年加入中欧基金,2017年5月11日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经理,现任中欧基金价值组组长、权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
蓝小康目前在管4个基金产品(A、C类合并):
规模合计99.41亿元(截止2024Q3),任职回报都超过了13%,最高的达90.94%。
产品业绩
2024年6000多个权益类产品(A、C分开计算),收益率在20%以上的只有453支,占比不到10%。而蓝小康去年3个产品收益在20%以上,属于公募10%,非常亮眼。
中欧红利优享混合A是蓝小康独立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2024年收益率21.36%,超额收益17.3个百分点,位列同类排名前5%(22/480);长期业绩亦表现良好,近五年收益率69.81%,超额收益达71.39个百分点,位列同类排名前15%(52/431)。
该基金自蓝小康开始管理以来,27个季度中仅11个季度收益为负,16个季度均获得了不错的正收益,持有体验极佳。从2024年该基金的业绩归因看,
全年平均仓位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央国企改革,高股息”板块上,分别为基金贡献了6.39%,2.86%,3.27%的收益率。
机械设备板块中的三一重工,徐工机械各平均持有4.98%和2.62%的权重,合计贡献了约2.9%的收益率。
中欧融恒平衡混合A的2024年收益率达22.58%,超额收益11.64个百分点,位列同类排名第一(1/46)。中欧价值回报混合A2024年收益率21.1%,超额收益10.02个百分点,位列同类排名前5%(86/1718)。
行业风格
投资风格属于均衡性选手,不局限于特定行业,通过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全面分析,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方向。对公司的质量和估值有严苛的要求,偏好稳健增长的永续类资产和定价错误的周期类公司,规避具有潜在风险信号的企业。
从季报的重仓来看(上述数据将基金经理管理的全部权益类产品持仓合并计算,下同),蓝小康行业广泛布局,不局限特定领域,依据宏观周期灵活切换。
前十大重仓持股集中度呈下降趋势。2020年左右前十大权重合计近60%,最近一期已经降到44%左右。看好上游资源领域的投资机会,黄金、工业金属以及煤炭、石油等和经济相关度高的资产将成为高股息策略的重要组成。前十大重仓中,近2年有色金属行业权重持续增加,房地产、汽车的权重明显降低。
最新一期季报的十大重仓,没有了上期有的“商贸零售,国防军工,基础化工,建筑材料,美容护理”这5个一级行业的重仓股。加仓最多的是银行,持有权重从0.1%升到4.8%。
银行在去年四季度涨了5.07%,为基金净值贡献不少。
选股特点
蓝小康投资理念是自上而下宏观分析,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寻找风险收益比最佳组合。以中长期较好的绝对收益作为投资目标,筛选出最具风险收益比的标的。他近3年偏好的股票如下:
其中“宁波华翔,中材国际,报喜鸟”在三年内的12个季报中重仓了11次,是出现在重仓股中频数最多的股票。从重仓的平均市值来看,
“宁波华翔,金地集团,中国海洋石油”的平均持有市值都在2.3亿元以上。去年三季度首次重仓了“盾安环境(002011.SZ)”和“越秀地产(00123.HK)”
选股思路上,蓝小康认为估值比行业增速更重要,如果高增长换来的是很贵的定价,它的风险收益比就会变差。他尤其强调“现金流是企业价值的根本”,如果企业没有稳定现金流,那就没有久期,而做投资最看重的就是久期,因为“剩”者为王。
在最新2024Q3的市场展望中,他提到“与国外的股市相比,中国各行业优质公司的定价并未能反映中国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化工、钢铁、电池、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造船等诸多行业的优质公司估值都低于全球同类企业,但事实上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还在提升,体现了更强的竞争力,但却并未被全球投资者做公允的久期定价,反而踯躅于短期的景气较低。坚定看好本轮市场上行的空间,因此会保持高仓位运行。结构上我们延续二季报的关键词:稳增长、高股息、一带一路、上游资源、重化工业、国企、港股。对于顺周期的品类我们可以更乐观的期待。具体到行业上,我们看好工程机械、建筑建材、非银、银行、房地产、有色、石油化工、船运造船、家电等方向;成长股方面,我们关注计算机、汽车、半导体等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嘉实基金谭丽
从业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曾任职海问投资咨询公司、国信证券、泰达宏利基金等机构。2007 年加入嘉实基金,历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消费组组长、海外研究组组长、研究部副总监、曾管理 QFII 投资组合,现任价值风格投资总监、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
目前在管基金8个(A、C类合并计算),
管理规模228.47亿元。
产品业绩
8支在管产品去年均实现正收益且都在10%以上。嘉实价值精选股票是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任职回报97.77%。
该产品29季度以来,有17个季度收益为正。
行业风格
秉持以守为攻的理念,以安全边际为核心,专注企业内在价值,做时间的朋友,整体风格介于深度价值和价值成长之间。她是逆向投资大师约翰・涅夫的坚定追随者,善于挖掘市场底部的潜力股,不追求短期情绪波动带来的收益,赚企业盈利驱动的价值提升的钱。
通常保持高仓位运作,也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节。在市场高位时主动减仓,如2021年1季度将仓位降低了6.5个百分点;在市场低位时又逐步提升股票仓位,如2023年底和2024年一季度。基金重仓股集中度较高,10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比维持在7成以上。不过她注重行业分散来分散风险,在嘉实新消费中,会保持各消费子行业的均衡配置,而嘉实价值精选在大方向上的行业配置分散性更加突出。
在最新2024Q3季报中,没有看到上期有的“商贸零售,建筑装饰,电子,钢铁”行业的重仓股,大幅加仓了房地产行业。
选股特点
注重估值的安全边际,重仓股以低估值为主,多数时间显著低于行业均值。以 2024 年 3 季度末为例,嘉实新消费10大重仓股市盈率均值为13.28 倍,同类均值为 26.89倍;10大重仓股市净率均值为1.97倍,同类均值为3.59倍。
中国海洋石油这类高分红的股票很多价值型基金经理都会持有。
谭丽认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和市场发现价值都需要时间,所以持股时间长,代表作嘉实价值精选换手率常年在25%以下。在最新2024Q3季报中她提到“无论什么经济和资本市场背景,我们不为市场短期情绪和资金流动所干扰,始终坚持低估值策略,目前仍然在金融、地产等深度价值资产上坚持核心配置,适当减持上游资源品以及本持仓不多的创业板个股,增持中游制造业(含消费品制造)以及服务业个股,自下而上选股,寻找估值合理偏低、企业盈利持续增长或者ROE触底改善的机会。”,继续坚守其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
大成基金徐彦
从业经历:曾就职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2007 年加入大成基金,先后担任中游制造行业研究员、研究主管。2011年7月29日任景宏证券投资基金和大成行业轮动股票型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12年10月31日任大成策略回报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
目前在管7个基金产品(A、C类合并),合计规模162.83亿。
产品业绩
在管产品去年均正收益,最大回撤控制的很好,都在-11%以内,属于一流水准。
在管时间最长的产品大成策略回报混合,规模30.65亿,任职回报92.94%,21个季度中12个季度收益为正。
行业风格
徐彦是一位深度价值派基金经理,强调长期价值投资,基于企业的长期价值,严格执行自下而上选股策略,通过深入研究挖掘被市场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跟随企业的成长,赚取企业市值增长的部分。
行业和个股持仓集中度都偏低,持仓涵盖的行业数量较多,覆盖多数申万一级行业。近4年持股集中度只有40%多。相对来看比较青睐通信、交运、电子等拥挤度偏低的板块,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小。
选股特点
在个股选择上非常注重估值,他管理的基金重仓估值水平一直低于同类产品平均水平,重仓持股平均市盈率一直在10倍左右,重仓持股平均市净率在 1-2 倍之间,对标的价值有比较严格的控制。前十大重仓股所占比例不高,基本维持在2%到6%之间,持有个股行业和持有个股数量都相当分散。善于根据市场行情调整股票仓位,手握大量现金,从容度过市场波动。由于持股分散,徐彦是三位基金经理中重仓“独门股”数量最多的一位,2024Q3,他重仓的“福建水泥(600802.SH)”,“长和(00001.HK)”在相同报告期没有其他基金经理重仓。2020年至今,季报重仓中统计的独门股(同期仅有徐彦重仓)的合计有52次。
徐彦季报中的“小作文”是其一大特色,充满了人文风情:
他在2024Q3中提到“在季度最后一天,本基金的净值才终于恢复到一年多前的水平。我想不用我提醒,经过这三年,您也已经明白,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我还是想提醒,不管牛市还是熊市——这里没有任何暗示未来是牛市或熊市的意思,并且也不是暗示投资得预判牛市或熊市——股市都有风险、入市皆需谨慎,因为人人都觉得没有风险本身就蕴含着风险。”;
在2024Q2中提到“在股市里,是一个世界,却又是两个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很容易赚;在一个世界里,很容易亏。在一个世界里,很容易对;在一个世界里,很容易错。在一个世界里,很难懂另一个世界。在市值大于1000亿的100多家公司里,约80%上涨,中位数涨幅超过10%;在余下的5000多家公司里,约80%下跌,中位数跌幅超过20%。我是幸运的,在一个世界里亏掉的钱,在另一个世界里赚到了;我也是不幸的,在一个世界里赚到的钱,在另一个世界里亏掉了。两个世界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自己吵闹。”;
在2023年报中提到“毕达哥拉斯那句古老的命题也很简单——万物皆数,对此,我们既可以像千百年来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那样认为它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真理,也可以像任何人瞄上一眼就发现这实在是荒唐。这两种极端之间是许许多多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我们或者不做判断,或者不知如何判断,或者一旦开始判断身边就各色人等群集,有“理想主义者、野心家、冒险者、愤世嫉俗者,还有普通的罪犯”,这些人在《百年孤独》里那位上校初感孤独时也曾聚集在他身旁。简单的命题,没有简单的判断,也没有简单的答案;甚至可能没有答案,只有左右摇摆飘忽不定的状态,被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目的称为真相或者假象。”
三位在价值投资领域各展风采的基金经理,谭丽以扎实的基本面研究挖掘价值洼地,风格稳健,追求风险可控下的长期收益增长;蓝小康坚守价值理念,善于在不同行业与市场周期中寻找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为投资者创造持续价值;徐彦则以深度研究为基石,秉持逆向投资思维,不随波逐流,在市场波动中坚定持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展现出卓越的投资定力。他们虽风格各异,但都以价值投资为圭臬,致力于为投资者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以专业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投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