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吃“胍”新姿势!“早餐前30分钟”+“晨练30分钟”,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更佳!
解锁吃“胍”新姿势!“早餐前30分钟”+“晨练30分钟”,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更佳!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降糖药物,而运动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近期两项研究发现,将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间调整为早餐前30分钟,并配合晨练30分钟,可以进一步优化血糖控制效果。
研究背景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基石用药,降糖疗效确切,为了减少潜在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实践普遍建议随餐或餐后服用。运动,虽然同属“五驾马车”,但很少有研究将药物疗效与运动时机联系到一起。
晨练30分钟——二甲双胍的黄金搭档
2024年3月24日,学术期刊《生理学杂志》(JOURNAL OF PHYSIOLOGY-LONDON)发表了一篇题为《晨练配合早餐前服用二甲双胍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一项随机交叉试验》的研究报告,来自英国阿伯丁大学医学院的Brenda J. Pena Carrillo等发现:晨练30分钟+早餐前30分钟服用二甲双胍,降糖效果可能更好,为优化血糖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2型糖尿病是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健康挑战。运动,可以改善人体胰岛素敏感性,是管理血糖的有效办法,然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天中进行运动的最佳时间尚不确定。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初始治疗药物。既往研究显示,二甲双胍会改变骨骼肌线粒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可能会影响运动带来的降糖效果。那么,同样服用二甲双胍、同样运动30分钟,“早晨运动”和“傍晚运动”对于血糖有没有影响呢?
为此,研究人员在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在保证相似运动强度、相似热量摄入的前提下,评估了运动时间的选择(早晨vs.傍晚)对血糖的影响。纳入18名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占比50%),随机分组,进行为期16周的交叉试验(图1)。试验过程包括:基线记录期(2周)→运动期[6周,晨练(早上7-10点)或傍晚训练(下午4-7点)] →洗脱期(2周)→交叉运动期[6周,晨练(早上7-10点)或傍晚训练(下午4-7点)]。其中,运动强度设定为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最大心率的70%),早晨运动时间07:0010:00,傍晚运动时间16:0019:00。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发现,“早晨运动”的受试者24小时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较基线明显降低,由210.3 mmol/L降低至180.6(p=0.02)。这表明,晨练有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图2 晨练组血糖控制更优
研究人员认为,“二甲双胍-运动时间”带来的血糖差异可能与人体内在昼夜节律生物学的相互作用有关,而二甲双胍也可能干扰运动带来的降血糖作用。尽管二甲双胍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相对较长(约18小时,取决于剂量/方法),但对骨骼肌的影响,当前知之甚少。反过来,运动也会改变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例如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二甲双胍在骨骼肌中的浓度会出现明显差异。
总之,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进行锻炼以及摄入二甲双胍,有可能对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产生影响,最终影响血糖调节的总体效果。
早餐前30分钟吃胍——降糖效果可能更佳
上述研究中,通过对晨练组的深入分析发现,血糖得到进一步改善的绝大多数是选择“早餐前”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相比于餐后用药,其24小时AUC明显更低(152.5 mmol/L vs. 227.2 mmol/L,p=0.01)。
图3 晨练组中,早餐前服用二甲双胍降糖效果更优
研究未发现“早/晚运动”在锻炼强度、总热量摄入或总体力活动方面有显著不同。这意味着观察到的血糖控制差异不太可能是由锻炼强度或饮食习惯的改变所导致的。
无独有偶,2024年4月1日,一项发表在《糖尿病学》(Diabetologia)的概念验证研究同样发现:空腹服用二甲双胍的餐后降糖更佳。
该研究旨在探索二甲双胍给药时间是否会影响餐后血糖,来自澳大利亚学者开展了一项概念验证研究,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在十二指肠内灌注葡萄糖前的不同时间(0 min、30 min或60 min)予以二甲双胍对血糖、GLP-1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纳入16例接受稳定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500~2000 mg/d,≥3个月)、血糖相对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
每例参与者在4次不同访视时间点进行研究,相邻研究日间隔至少7天,采用双盲、随机、交叉设计。除了每次研究访视前调整给药时间,其他时间维持常规二甲双胍剂量。参与者被要求在每次研究访视前24 h内保持正常饮食,每个研究日的前一晚(约19:00)摄入标准餐,然后禁食除水以外的其他固体和液体,直至次日08:00前往研究机构参与研究。每个研究日,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在提前60 min(-60 min组)、提前30 min(-30 min组)或0 min(0 min组)接受经鼻十二指肠导管予以二甲双胍(1000 mg溶于50 ml 0.9%生理盐水;其他时间点予以生理盐水),或在所有时间点予以生理盐水(对照组),随后在060 min接受十二指肠内持续灌注葡萄糖[速率为3 ml/min;12.56 kJ/min(3 kcal/min)]。在-60120 min期间,每30 min检测1次血糖、胰岛素和总GLP-1水平(图1)。
研究发现:二甲双胍空腹给药(早餐前30分钟或60分钟)的餐后降糖效果更佳,且耐受性良好。
研究人员表示,一定程度上与二甲双胍的药代动力学受到膳食摄入和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有关。例如,与空腹相比,随餐服用二甲双胍(850 mg,片剂)会使得生物利用度降低约24%,峰值浓度延迟约37分钟。
此外,二甲双胍的药理作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如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RPF)和肾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2活性影响,而这些因素都与人体昼夜节律密切相关。
结论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晨练30分钟”+“早餐前30分钟”服用二甲双胍,能够进一步优化2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为有效吃“胍”,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