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卖港口,李嘉诚嗅到了什么危险信号?
全球卖港口,李嘉诚嗅到了什么危险信号?
李嘉诚家族控制的长江和记实业(简称“长和”)近日宣布,与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旗下核心港口业务,涉及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交易总企业价值达到228亿美元。这一重大交易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李嘉诚港口业务的历史脉络
李嘉诚的港口业务始于1969年,当时香港黄埔船坞公司以黄埔码头有限公司的名义开展集装箱船和货物处理业务,并成立了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HIT),开启了专业集装箱码头作业服务。
此后,李嘉诚于1979年收购了英资企业和记黄埔,后者控制着英国铁行集团的港口业务,李嘉诚由此正式进入港口领域。
1997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港口通过投标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特许经营权。该特许经营权在2021年得到续约,延长至2047年。
巴拿马运河
此次出售的43个港口资产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23个国家,包括199个泊位及相关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和全球物流网络。但此次出售的资产不包括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港口,例如盐田国际和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等战略资产。
卖掉港口,避险为上
那么,李嘉诚为什么要卖港口?分析认为主要是两个目的:避险和回报。
去年11月,特朗普通过大选成为美国总统之后,多次扬言说要重新夺回巴拿马运河。上台之后,他对于巴拿马运河的渴求之情溢于言表。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一度成为他势必要夺得的两个地方。
对于一向求稳的长和高层和李嘉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信号。虽然巴拿马和美国的争端李嘉诚管不着,但确保自己的资产安全是首要任务。
贝莱德集团(BlackRock)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GIP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基建股权基金之一,持有多家港口及码头股权。去年1月,GIP被贝莱德集团(BlackRock)收购。
长和总部
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是一位精明的投资者,特别善于看风向。据媒体报道,在特朗普就职典礼后,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就联系白宫,告诉他们如果让贝莱德安排交易,就不需要美国使用武力强行抢夺运河。
就是他推动了贝莱德将李嘉诚的港口收入囊中,而且一切都做得密不透风。
李嘉诚一直在转型
至于说到回报,长和这些年是愧对股东的。在这笔交易达成前,长和股价正处于连续10年的下降通道中,年线层面连续7年下跌。
长和周线图
受此影响,长和股票在周三上涨21.86%的基础上,周四继续走高9.13%。
实际上,李嘉诚一直在卖出一些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相关的公司,特别是一些偏传统的公司:
- 在2021年,李以100亿欧元的价格出售了他在欧洲市场的电信基础设施。
- 2022年李还打算以150亿英镑的价格卖掉英国配电公司Power Networks,但没有接盘侠。
- 2024年,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医药以6.0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权,所得资金将用于研发创新药。
- 2024年10月至12月,李嘉诚父子多次减持邮储银行H股,累计套现约28.5亿港元。
- 2024年,李嘉诚家族以15%的折扣出售了上海中环高端领域项目中的75处房产,总价值约8亿元人民币。
- 2024年7月,李嘉诚旗下的屈臣氏计划在香港和伦敦两地上市。那么,上市之后会不会慢慢减持?
套现的资金拿到之后,李嘉诚下一步怎么走?
我们可以从公开新闻做一些猜测:
- 2024年8月,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以3.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32个陆上风电场,押注欧洲能源转型带来的红利。
- 再往前看,2022年,李嘉诚旗下风投基金在新加坡成立了办事处,这也是维港投资首次在香港以外设立办事处。
- 除了投资,李超人也从房地产入手,大力押宝越南,旗下长江实业集团和越南本土龙头企业万盛发集团合作,引入高端房地产项目,同时发展大型基建项目。
所以说,李嘉诚在转型,在以卖掉传统资产、减持股票等方式回笼资金,并将资金投向新能源、创新药研发等新兴领域,同时,他对东南亚还是有兴趣的。
李嘉诚这次将几百亿美金收入囊中,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恐怕只有李嘉诚和长和的高层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