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早申放榜冷透了,顶尖美本越来越高攀不起?

创作时间:
2025-03-10 15:04: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早申放榜冷透了,顶尖美本越来越高攀不起?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92210?commTag=true

美国早申放榜季已过,录取结果却让不少中国家庭感到失望。从康奈尔大学的61份offer到哈佛大学的0录取,顶尖美本的录取情况喜忧参半。然而,这仅仅是美国留学现状的一个缩影。随着科技行业就业遇冷、留学费用持续上涨,曾经被视为"镀金"的美国留学之路,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

美本录取遇冷,就业困境加剧

最近美国早申放榜,国内录取情况引发热议。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顶尖美本的录取情况呈现两极分化:

  • 回暖的学校:康奈尔大学发出61份offer,远超去年和前年;耶鲁大学(9份)、斯坦福大学(15份)、达特茅斯学院(10份)略有增长。

  • 降温的学校:MIT仅确认有2份录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4份)、埃默里大学(67份)都有所减少,哈佛大学更是0录取。

这种趋势反映了美国顶尖大学的申请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就业市场的低迷进一步加剧了留美的不确定性。

美国UC伯克利计算机系教授James O's Brien在LinkedIn上转发了一篇关于科技行业就业遇冷的文章,揭示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过去,即使不是伯克利CS专业最顶尖的毕业生,也能拿到多个很有吸引力的工作offer;然而现在一些GPA达到4.0的优秀学生连一个offer都没有。”

今年以来,硅谷科技大厂集体遭遇裁员潮。据Layoffs.fyi统计,目前已有包括英特尔、特斯拉、谷歌、Meta、亚马逊、微软等27家科技公司在今年宣布裁员,总人数超过4.5万人。

就业难题不仅影响毕业生,还牵涉到留美身份问题。工签难抽、绿卡排期遥遥无期、敏感专业的工作人员一旦回国就可能面临拒签从而失去在美国的工作。此外,在硅谷的诸多高科技企业,印度人的团队合作又挤占了很多华人的工作机会和晋升职位。

留学成本飙升,性价比之问

除了就业困境,留学成本的飙升也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U.S. News的调查显示,过去20年,美国大学学费普遍上涨:

  • 私立大学的学杂费平均上涨 126%。以哈佛大学为例,2000年本科生每年学费为22694美元,而到了2024年,其本科生每年学费增至56550美元,上涨了149%。

  • 公立大学的州外学杂费平均上涨约 112%。以UCLA为例,2000年的本科州外学杂费为14315美元,而到了2024年,该项费用增至 44524美元,上涨了211%。

  • 公立大学的州内学杂费平均飙升133%。UCLA的州内学杂费从2000年的3701美元涨至2024年的13747美元,上涨了271%。

考虑通胀因素后,各类费用的增长仍达到了:私立大学41%;公立大学的州外学杂费32%;公立大学的州内学杂费45%。

留学生活成本也在不断攀升。以斯坦福大学为例,2024-2025学年不仅学费上涨5.5%,食宿费用也将上涨7%,总费用预计将达到8.7万美元。据统计,2024年美国留学平均生活成本高达14万元,四年下来仅生活费就要花费60万。而在消费高的城市和地区还远远不止。

留学目的地多元化,小众选择受青睐

面对美国留学的种种挑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转向其他留学目的地。2020年成为留学申请的转折点,"英美双申"甚至"多国联申"成为主流趋势。

  • 英国留学:由于学制更短、学费更低,英国的牛剑等G5级别的世界级名校,比美国的顶尖大学更具性价比。近年来,"王爱曼华"(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等其他大学的认可度也快速上升。

  • 欧洲小众目的地: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公立大学免收学费,学生家庭只需提供生活费。这些国家的优秀大学开始成为很多普通工薪家庭的目标之选。

  • 亚洲邻近国家: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也展现出吸引力。新加坡大学录取要求透明,日本则有不少大学开设全英文课程且降低日语语言门槛。

理性选择,探索高性价比留学之路

面对留学成本和就业前景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庭开始理性规划留学之路:

  1. 多地多段"拼留学":通过不同国家和阶段的学习组合,降低留学成本。例如,选择澳大利亚读本科,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既能体验国外教育,又能控制费用。

  2. 专业选择的平衡:在兴趣和就业前景之间寻找平衡点。例如,选择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前景看好的专业,或在本专业基础上实现"AI+"的学习。

  3. "学习+工作+学习"模式:选择带有实习或工作机会的课程项目,如加拿大的CO-OP项目或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既能获得工作经验,又能减轻经济负担。

未来5年,留学之路将更加多元化。在选择留学目的地和专业时,建议充分考虑个人兴趣、职业规划和经济承受能力,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