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厌氧菌混合感染,对还是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厌氧菌混合感染,对还是错?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5/14/29598669_1134990924.shtml

厌氧菌感染是临床常见问题,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否需要联合甲硝唑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厌氧菌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对各类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并结合多个权威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信提起厌氧菌治疗首选,学过药理的同学都会脱口而出:甲硝唑!没错,甲硝唑、替硝唑等硝基咪唑类药物对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但对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无效,不能作为单一药物用于治疗混合性感染,因此联合用药成为临床决策中必须面对的一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谱广,对许多G+和G-的需氧菌及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似乎是针对混合感染的梦中情“药”。但很多大夫对此提出了质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厌氧菌的活性到底如何?单独使用可以独当一面吗?需不需要联合甲硝唑?

先来简单了解下厌氧菌[1,2]

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um)是指一大群生长和代谢不需要氧气,利用厌氧呼吸和发酵获取能量的细菌的总称。该群细菌须在低氧分压条件下才能生长,而在含10% CO2的固体培养基表面不能生长。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可将厌氧性细菌分为两大类:有芽胞的厌氧芽胞梭菌属和无芽胞厌氧菌。

厌氧芽胞梭菌属临床常见的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及艰难梭菌,主要引起外源性感染,可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和肉毒中毒等严重疾病,还与皮肤软组织感染、医源性腹泻和肠炎等有关。

无芽胞厌氧菌则包括多个属的球菌和杆菌,大多为人体正常菌群成员,主要位于口腔、下消化道、皮肤和女性生殖道,见表1。在人体正常菌群中,无芽胞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是其他非厌氧性细菌(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10~1000倍。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特定状态下,这些厌氧菌作为机会致病菌可导致内源性感染。

表1 人体菌群中的厌氧菌[1]

接下来看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对各类厌氧菌的活性对比

表2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甲硝唑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3]

++:推荐。该药为一线推荐治疗药物,体外药物试验敏感,临床有效,指南推荐,《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推荐一线用药或可接受的替代用药;

+:有活性。该药是备选药物(体外药物试验敏感,与已知有效药物或治疗上可替换药物敏感性相当,因此临床治疗可能有效。但因其过于广泛的抗菌谱、药物毒性缺乏临床经验或缺乏治疗有效直接证据被列为二线用药。)

±:不确定。抗菌活性不确定,在某些病例,某些类型感染时有效,但在其他类型疗效不确定,或需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和/或因耐药而导致疗效差,且证实与治疗失败有关。

0:不推荐。药物不作为其他药物的替代方案被推荐,因为可能已经存在或发生耐药、药物在感染部位渗透性差、毒副作用大或缺少临床治疗有效的数据。

由表可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厌氧菌的活性整体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相比之下,甲硝唑抗G-厌氧菌的疗效更确切,而在抗G+厌氧菌方面则略逊一筹。

指南推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甲硝唑方案吗?

表3 指南或专家共识中对于常见混合厌氧菌感染的抗感染方案推荐[4-6]

由此可见,大部分涉及混合感染的相关指南推荐单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仅盆腔炎诊治规范提及需加用甲硝唑,但在《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3版)》中,治疗盆腔炎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则无需联用甲硝唑[7]。

药师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指征需要严格把握,若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经验用药无需联合甲硝唑;若使用2~3天临床症状及感染指标未改善,可酌情加用甲硝唑增加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临床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决策,在追求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参考文献

[1] Dennis L.Kaspe, Anthony S.Fauci主编;胡必杰,潘珏,高晓东主译.哈里森感染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2]李凡,徐志凯主编.医学微生物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5.

[3] (美)戴卫·吉尔伯特(David N.Gilbert,M.D.)等主编;范洪伟译.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新译第5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4.

[4]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外科杂志, 2021, 59:(06): 422-9.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感染与重症医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肠瘘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 40(1): 1-16.

[6]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2019修订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 54(7): 433-7.

[7]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