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最新Cell:杨淑华团队破解玉米适应高纬度寒冷环境的分子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最新Cell:杨淑华团队破解玉米适应高纬度寒冷环境的分子机制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GG1PJ0053296CT.html
低温严重限制了玉米的生长、产量和地理分布。然而,玉米是如何适应寒冷气候的,目前仍不清楚。
2025年1月21日,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教授团队(曾榕博士、施怡婷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variant of COOL1 gene enhances cold tolerance for high-latitude adaptation in maize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玉米耐寒性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COOL1,COOL1基因的一个天然突变,增强了玉米的耐寒性,从而适应高纬度环境。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了一个转录因子——冷响应操作位点1(COLD-RESPONSIVE OPERATION LOCUS 1,简称COOL1),是玉米耐寒性的重要调控因子。
COOL1基因启动子的天然突变影响了HY5的结合亲和力,而HY5是一个抑制COOL1转录的转录因子。COOL1反过来又负向调控下游的冷响应基因,从而调节抗寒性。此外,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PK17在冷应激时转位到细胞核并稳定COOL1。有趣的是,耐寒的COOL1等位基因主要分布在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北方地区。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 COOL1基因对玉米耐寒性具有负调控作用;
- COOL1基因启动子的天然突变导致与转录因子HY5的差异结合;
- 冷激活的CPK17通过磷酸化来稳定COOL1;
- COOL1突变体增强了玉米对高纬度地区的适应性。
总的来说,该研究揭示了一条此前未知的通路——以COOL1为中心的模块通过该通路调控玉米的耐寒性,从而适应高纬度寒冷环境。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24)01431-4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热门推荐
鼻子呛奶怎样判断吸入肺部没
宝可梦朱紫属性克制表
粉紅色歷史|粉紅色原本是男性的象徵?
弗拉门戈:“一种生活方式”的简史
中性蛋白酶的来源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CS研究生阶段该如何提高工程代码能力
地震如何塑造人类的历史进程 缅甸弧的地质启示
菠菜红枣不靠谱,科学补铁还得这么做→
如何办理社保卡补办:银行与社保中心的选择及法律依据
绿心黑豆和黄心黑豆的区别
黑豆丨黄芯与绿芯的营养成分差异及其作用功效
RAID技术详解:六种常见RAID类型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得了甲流头晕怎么办
B6软膏长期擦脸,风险知多少?
吉娃娃狗的成长(探究吉娃娃狗的生长发育及饲养技巧)
月光石历史与知识
打坐怎么呼吸?提升静心与专注的技巧
MBTI字母代表含义:全解析及性格类型详解
掌握绿色企业的关键词!20个必学环保商业英语
广电宽带如何连接电脑?
诗意矿物学6:比德于玉
ISP算法之黑电平BLC校正
乌龟饲养小百科:幼龟的饮食与生活环境
古代官职知多少:知府、巡抚与总督的那些事儿
膨润土猫砂选购指南:低尘除臭快速结团的猫咪用品
如何引导团队互敬互助
无野菜不春天,清凉山后的韭黄也曾是“顶流”
发动机保养先换机油还是先机滤?
漏洞还是陷阱?这家酒店收割信任的刀柄竟写着“会员专属”
席卷全球的短视频浪潮:五大发展趋势助力品牌把握流量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