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30年期国债价格的3个重要因素
影响30年期国债价格的3个重要因素
30年期国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从经济基本面、供需关系和流动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30年期国债的价格。
经济基本面
30年期国债的行情往往发生在经济基本面承压时期。经济基本面是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的基础和核心驱动力。30年期国债的投资者结构以配置盘为主,一般认为对经济基本面反映更加敏感。从历史数据来看,制造业PMI下行或在荣枯线附近及以下磨底,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时,3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明显的下行趋势。
举例来看,2018年9月后经济下行出现加速,受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贸易战加征关税导致外需承压等因素的影响,2018年三季度GDP同比下滑至6.7%。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制造业PMI从51.3回落至49.2,同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60BP;2023年3月制造业PMI指数虽仍处高位,但3月CPI同比增速放缓,PPI同比降幅扩大,经济下行压力显现,叠加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经济基本面明显改善的可能性降低。2023年3月至6月,制造业PMI从51.9回落至49.0,同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30BP。
数据来源:Wind,鹏扬基金;数据截止:2023/9/18
供需关系
供需关系是影响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重要因素。需求端方面,保险机构对超长债存在配置刚需,这使得30年期国债利率难以持续向上突破。供给端方面,近年来供给对30年期国债价格的影响正在减弱。财政部已形成每年年初与年末各发行一只30年期国债的规律,单只产品规模约1300-1500亿元,续发次数稳定在5次,续发时间间隔约为一个月。在供给未超预期的情况下,供给端对债券价格冲击有限。
30年期国债的需求端可以分为配置盘与交易盘。配置盘的投资者以保险等久期配置偏好较长的机构为主,交易盘的投资者以公募、私募基金为主,将超长债作为实施拉长久期策略的工具。短期来看,30Y-10Y期限利差受到交易层面情绪以及流动性的扰动;中长期来看,配置盘需求与30Y-10Y供给形成的供需缺口决定超长债期限利差的中枢水平,所以以险资为代表的配置盘需求对定价的影响或起主导作用。而险资配置需求受到负债规模与负债端成本的影响。一方面,保费收入的增加会加深保险资产与负债期限的错配,为了缓解错配问题而会增配超长债,供需缺口收窄导致30Y-10Y期限利差缩小,从图5可以看到,30Y-10Y期限利差与供需缺口总体走势相似;另一方面,负债成本的下降会增加保险配置超长债的意愿。
举例来看,2019年8月前后,3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3.67%附近,低于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4.025%,险资配置存在压力。同期,监管部门将保险部分产品的评估利率由4.025%下调至3.5%。评估利率的下调降低了保险负债端成本,使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行阻力明显减弱,叠加疫情期特殊的宽松政策,2022年2月初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5%。
数据来源:Wind,鹏扬基金;数据截止:2023/9/18
流动性
流动性宽松更利于30年期国债行情的开启。流动性宽松对债市而言是一个确定性较强的利好因素,因为流动性宽松下资金利率通常处于低位,同时经济大概率处于下行阶段,两者均利好债券。反之,资金利率上行期往往对应着实体融资需求攀升或货币政策基调收紧,导致债券存在较大的回调压力。相比之下,30年期国债是成交偏不活跃的品种,一般认为资金面对其影响相对间接,同时较长的期限也意味着30年期国债受流动性短期变化的扰动相对有限,但在资金面宽松的环境下,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对较为充裕,投资者容易获取低成本的资金,从而更有可能投向高风险的超长债。从图6中可以看到,橙色方框对应的资金利率下行时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有明显的下行,且大部分情况下30Y-10Y期限利差也会收窄。
数据来源:Wind,鹏扬基金;数据截止:202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