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新定位、新机遇、新动能 跟着古代诗人穿越时空看古韵新姿
江苏扬州:新定位、新机遇、新动能 跟着古代诗人穿越时空看古韵新姿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个春天,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扬州多次上榜全国十大赏花目的地。
这个春天,四海宾朋接踵而至,共赴一场经贸合作产业科创的盛会。
烟花三月,为何要下扬州?
不止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杜甫的“老夫乘兴欲东游”、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苏东坡的“谁似我,醉扬州”……在每一个读过唐诗宋词的中国人心里都“种了草”。
更是因这座几度兴衰却生生不息的千年名城,血脉中始终流淌着工商基因,在新时代正不断激活、壮大和焕发。
市委书记王进健在“烟花三月”节开幕致辞中提出扬州发展的新定位、新机遇、新动能,并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家走进扬州、了解扬州、感受扬州、喜爱扬州、支持扬州。
走进扬州看什么?看古运河畔的桃红柳绿,看瘦西湖上的游船如织,看个园何园的诗画意境,更看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的“三城”新姿,看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的“三都”新貌。
李白、杜甫、杜牧、苏轼……他们的诗词,为我们留下古代扬州的舟楫繁忙、夜市千灯和千年浪漫。这一回,在腾讯混元AI大模型协助下,就让他们穿越时空再下扬州,看一看现代扬州的产业科创、发展盛景和城市万象,来一场邂逅新时代的“诗和远方”。
李白:一场融汇古今的文化之旅
“而今再辞黄鹤楼,四季皆宜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仙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扬州成为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新时代的“诗和远方”,有着怎样的内涵?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文化繁荣、文旅共兴,业态融合、充满活力,宜游宜业、体验温馨,这就是扬州奋力打造的国际文旅名城模样。千年之后,李白穿越时空沿着孟浩然当年的足迹,乘坐游轮顺江而下,抵达阔别已久的扬州,展开一场融汇古今的文化之旅。
穿越扬州
我是李白,这次穿越时空再次来到美丽的扬州。乘坐“世纪传奇”号游轮抵达扬州港后,我下船乘车一路北上,沿途欣赏古运河的美景。河水碧波荡漾,两岸风光如画,令人陶醉。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我参观了美轮美奂的展馆,对这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有了更深了解,没想到扬州能将运河文化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得这么好。接着,我逛了大运河博物馆所在的运河三湾景区,这里河道弯曲如龙,景色宜人,沿着河岸漫步,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
在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我看到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美食。我在天宁寺外乘船,沿北护城河来到瘦西湖。这里的美景让我流连忘返,湖水清澈,垂柳摇曳,乘一叶扁舟在湖上荡漾,感受着“人在画中游”的美妙境界。
这次故地重游,我感受到扬州市民的热情和旅游志愿者的周到服务,这种氛围让我倍感温馨。“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文化繁荣、文旅共兴”“业态融合、充满活力”“宜游宜业、体验温馨”,扬州这座国际文旅名城名不虚传。如今的扬州,不仅“烟花三月”时节美,而且一年四季都值得游玩。
这正是:诗中故地今重游,古今交汇韵悠悠。而今再辞黄鹤楼,四季皆宜下扬州。
AI上扬州
今年清明假期,全市各大旅游景区和文博场馆持续火热,扬州迎来旅游新高峰,三天假期共接待游客约314.3万人次。其中,旅游景区购票人数、过夜游客人数和人均消费等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前不久,扬州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大会召开,发布了《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扬州市促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若干措施》等文旅政策“礼包”,推出了扬州建设文化旅游名城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明确发展布局、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其中,《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文旅产业育链补链强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响“来扬州,行大运”和“Find China in Yangzhou(扬州最中国)”两大旅游品牌,推动城市旅游向城市度假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2025年,全市年接待游客将力争超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0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产业体系,成为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杜甫:一场日新月异的科创之旅
“产业科创展新质,老夫乘兴欲创投”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解闷十二首·其二》
千年之前,“诗圣”杜甫为何写下“商胡离别下扬州”?只因唐朝扬州不仅是东南大都会,更集聚着雕版印刷术、玉漆器雕刻术等彼时世界最先进的“专精特新”,才引得商贾云集。如今,扬州激活、壮大和焕发血脉中始终流淌的工商基因,锚定发展新定位,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产业科创名城、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名城。穿越时空之后的杜甫,在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一场日新月异的科创之旅。
穿越扬州
我是杜甫,唐代诗人。这次,我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充满现代气息的扬州。从扬州东站走出,我一路看到扬州软件园、广陵新城、腾讯云数字产业基地、智谷等科创产业和载体,深深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的迅猛。
漫步扬州软件园,一座座现代化的办公楼拔地而起,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汇聚。走进广陵新城,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里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来到智谷科技综合体,我感受到了扬州如今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在腾讯云数字产业基地,我体验了腾讯混元大模型,简单说几个关键词,就能作出一首诗,真是太神奇了!我还了解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这里蓬勃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站在扬州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我深感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美好。此次扬州之行,让我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入到诗歌创作中,这正是:商胡离别下扬州,千年时空任遨游。产业科创展新质,老夫乘兴欲创投。
AI上扬州
近年来,扬州努力抢抓新机遇,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宁镇扬一体化等国省战略,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围绕“6群13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新兴产业强基赋能、未来产业布局培育,把扬州打造成人才、资金、平台、项目的集聚地,为扬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过去一年,扬州积极应对外部挑战,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部工业开票销售首次突破8000亿元,三年时间连续跨过两个千亿级台阶。
今年以来,扬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2024年扬州市“一板块一产业链”产业人才“双招双引”工作推进方案》《扬州市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内培外引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613”现代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1—2月,全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位居全省第5位)、开票销售增长15.4%(位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位居全省第2位)、实际利用外资2.45亿美元(同比增长62%,增幅居全省第1位)。
杜牧:一场生态宜居的绿色之旅
“春风十里扬州路,抖音打卡总不如”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一》
唐代诗人杜牧与扬州渊源深厚,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道不尽对绿杨城郭的眷恋。在扬州的青山绿水间,杜牧感受到宁静与淡泊,更生出对繁华世界的超脱之情。一晃千年,这片青山绿水愈发郁郁葱葱。生态廊道、运河绿岸、公园芳径,无不透露出一座生态宜居名城的诗意栖居。怀着对扬州的思念,这次,他穿越时空而来,乘坐民航飞机缓缓降落在扬州泰州国际机场。
穿越扬州
我是杜牧,当年曾写下“十年一觉扬州梦”。而今我穿越千年时光,再临美丽的扬州。当飞机还在低空盘旋时,就看到长江与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满目葱翠,绿意盎然。
在“七河八岛”,我看到这里的湿地美景,河流纵横交错,岛屿星罗棋布,形成了一幅天然的生态画卷。
来到宋夹城公园,这座古城遗址见证了扬州的历史沧桑,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享受生态福祉的好去处。
沿着江淮生态大走廊前行,我被眼前的生态景观所震撼。这里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到了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芬芳。
在扬州的这几天,我还注意到这里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无论是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是挺拔高大的树木,都展示了扬州生态系统的丰富。这让我不禁感叹,扬州不愧是一座以绿色为城市底色的城市。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生动实践。扬州人民以长远的目光和持续的付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净土和宝贵的生态资源。
我将把这份美好的回忆带回唐朝,书写更多描绘生态宜居扬州的诗篇。这正是:碧水潺潺绕古城,柳丝轻舞随风舒。春风十里扬州路,抖音打卡总不如。
AI上扬州
春到扬州,处处尽显秀美生态画卷。去年,扬州捧回全国首批“净塑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和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三张生态新名片。全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本质治污能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扬州。如今,百里长江风光带已成为靓丽景观,江豚的成群出现,再次用“微笑”为扬州的生态环境点赞。
“绿杨城郭”是扬州生态特色,而“幸福宜居”则是扬州城市底色。扬州始终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当成城市发展的“大事”,去年民生“1号文件”50件实事全面落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2位。今年扬州将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扬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等工程建设,让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更加互联互通、优质科教资源更加共享共用,让人民群众的腰包更鼓、获得感更加充实,让笑容洋溢在每名市民和游客的脸上。
苏轼:一场鲜香四溢的美味之旅
“后春莼茁活如酥,老饕寻味来食都”
“鲜鲫经年秘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
北宋大文豪、美食家苏轼曾任扬州太守,虽任期不长,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多篇关于扬州美食的诗作。从古至今,扬州都是中国美食版图上的重要地标,如今更是荣膺“世界美食之都”,扬州美食也在继承传统和包容并蓄中,有了诸多创新和发展。这次,苏轼穿越时空重回扬州,决定来一场“Cityride”,骑着单车在“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逛吃。
穿越扬州
我是苏轼,号东坡居士,曾在扬州做官。这次,我“微服”出游,骑着单车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之间,寻访着那些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
我品尝了诸多扬州经典美食:扬州炒饭粒粒分明,鲜美无比;千层油糕层层叠叠,回味无穷;盐水鹅肉质鲜嫩,口感醇厚;蟹粉狮子头肉质细腻,蟹香浓郁;三丁包馅料丰富,口感鲜美……这些美食让我感受到扬州人烹饪技艺的高超,也让我领略了扬州美食的精髓。
除了经典美食,我还品尝了扬大酸奶、绿杨春味奶茶、江南梅花糕等网红美食,它们让我感受到扬州美食的创新精神,也让我对食品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这次扬州之行,让我深刻体会到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扬州的美食产业蓬勃发展,美食文化丰富多彩,为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提供了无尽的惊喜。特作《临江仙·扬州美食》一首,纪念我的扬州美食之旅:扬州城里风光好,美食如花满城。炒饭香飘千里外,油糕甜润入心。盐水鹅肥美处,蟹粉狮子头鲜。三丁包中藏乾坤,一口咬下齿颊香。扬大酸奶情意长,绿杨春茶味正芳。梅花糕上点点雪,甜蜜蜜在心房。冶春趣园富春院,佳肴美酒醉人肠。后春莼茁活如酥,老饕寻味来食都。
AI上扬州
今年以来,扬州美食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富春、冶春、趣园、怡园、花园等茶社门店悄然增加,不少品牌还把门店开到了北京、上海、无锡、镇江等地。
二季度,随着扬州旅游旺季到来,大批游客涌入,带动餐饮行业人气走旺,鱼鲜、小龙虾等时令特色菜更是深受市民游客欢迎,不少市民游客还特地“错峰消费”,前往江都、仪征、高邮、宝应等地打卡美食。
为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扬州将于4月26日—5月2日举行第六届中国扬州早茶文化周,举办早茶品鉴会、早茶市集、“老字号”与非遗美食交流会、“世界美食之都”美食文化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届时扬州趣园、富春、冶春、香格里拉还将分别联合中国澳门、广东潮州以及日本、韩国名店名厨,面向市民和游客开展为期一周的中国早茶品鉴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