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的功效与应用
天南星的功效与应用
天南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的功效。它取自天南星科植物的干燥块茎,常被用于方剂配伍和中成药中。本文将详细介绍天南星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别名、功效、产地、性状特征、储存方法、古籍记载、治疗功效、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用法用量、炮制方法、常见配伍、组成方剂、制成中成药以及特殊人群用药须知等。
中药介绍
天南星(Jackinthepulpit Tuber)取自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常被制成各种中成药,用于治疗顽痰咳嗽、风痰眩晕、痈疽肿痛等疾病。
主要药性
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产地选材
除西北、西藏外,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天南星与异叶天南星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东北天南星主产于东北、内蒙古及河北等地。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以个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性状特征
生天南星
呈扁球形,高1~2厘米,直径1.5~6.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较光滑。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白色,粉性。气微辛,味麻辣。以个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制天南星
制天南星是生天南星的炮制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颜色为黄色或淡棕色,质脆易碎,断面角质状。气微,味涩,微麻。
储存方法
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防霉、防蛀。
古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
《开宝本草》:“主中风,除痰,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坠胎。”
《本草纲目》:“乃手、足太阴脾、肺之药。味辛而麻,故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故能胜湿除涎,性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歪舌糜。”
治疗功效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内服: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痈肿,蛇虫咬伤。
作用分析
燥湿化痰
天南星性温而燥(味辛辣而燥),入肺、脾经,有燥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痰、寒痰证,尤善治顽痰证。(辛散痰饮)
祛风止痉
天南星入肝经,走经络,擅长于祛风止痉。主治风痰证,表现为头痛眩晕、四肢抽搐、癫痫、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
散结消肿
生天南星外用,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临床应用
湿痰、寒痰、顽痰证
治湿痰咳嗽,常与陈皮、半夏等同用。
治顽痰阻肺,喘急痰嗽,前胸、胃脘部胀满,常与半夏、枳实、橘红等同用。
风痰证
治风痰上扰导致的头痛眩晕,可配半夏、天麻等。
治风痰留滞经络,半身不遂,手足顽麻,口眼歪斜,常与白附子、半夏、川乌同用。
治破伤风,角弓反张,痰涎壅盛者,则配白附子、天麻、防风。
治痰浊上蒙清窍之癫痫,可与半夏、全蝎、僵蚕等同用。
痈疽肿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治痈疽肿痛,常与天花粉、黄柏、大黄等同用。
治瘰疬痰核,可研末醋调敷,或与半夏、川乌、浙贝母等同用。
治毒蛇咬伤,常配雄黄外敷。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天南星具有祛痰、镇静、抗惊厥、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
天南星的作用与危害
天南星的作用是散结消肿、祛风止痉(通过驱散风邪来治疗痉挛等症状)、燥湿化痰(以燥湿的方式祛湿,化解痰邪)。天南星具有一定的毒性,若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中毒反应,危害身体健康。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具有散结消肿、祛风止痉、燥湿化痰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治痈肿(由气血受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蛇虫咬伤等病症。
但其有一定的毒性,若患者擅自用药,不慎引起中毒反应,可能会损害身体健康,不利于疾病恢复。对于阴虚燥痰,以及孕妇应该禁忌服用天南星。
患者在使用天南星期间,若出现身体异常不适的情况,建议及时就诊,进行相关检查。药物的具体使用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天南星可以治什么病
天南星可以治疗中风导致的后遗症。
天南星是一种中药材,性温味苦,具有解毒消肿、祛风化痰(祛除风邪、化解痰邪)、定惊散结的功效。能够治疗中风导致的后遗症,如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一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破伤风,癫痫等。
此外,天南星还可以通过外敷的方法来治疗皮肤病,如疥、痈、肿、疮和毒蛇咬伤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天南星孕妇慎用,使用不当时,可能会引起中毒等发生,因此在用天南星治疗疾病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天南星可以治疗中风导致的后遗症,但使用它治疗疾病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用药,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中毒的发生。
天南星与金铃子有什么功效
天南星具有散结消肿等功效;金铃子即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通过调理人体气机来缓解疼痛)等功效。
1.天南星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外用可治痈肿,蛇虫咬伤。天南星的不良反应未明确,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本药孕妇慎用;生品慎重内服。
2.川楝子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可用于肝郁化火(肝脏气机不通导致火热邪气产生)、胸胁脘腹胀痛(胸部和肋骨、腹部胀满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等。
川楝子有小毒,慎重内服;不宜久服,以免蓄积中毒;对开放性骨折不宜用作外敷,以防大量吸收中毒。
上述中药需在专业医师辨证指导后使用,请勿盲目服用以免造成机体损伤。
中药材的剂量是药效发挥的基础。剂量不同,不仅疗效会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异。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剂,炮制方式不同,药效会存在差异。
天南星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或应用于方剂、中成药等,以下对部分常见内容进行举例介绍。
用法用量
天南星内服需炮制,煎汁内服时,成人每天的常规用量为3~9克。可入丸、散剂。
外用生天南星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适合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治热痰宜用胆南星。
无论饭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
炮制方法
生天南星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天南星
取净天南星,按大小分别用水浸泡,每日换水2~3次,如起白沫时,换水加白矾(每100千克天南星,加白矾2千克)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切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
将生姜片、白矾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天南星共煮至无干心时取出,除去姜片,放凉至四至六成干,切薄片,干燥。
常见配伍
天南星配石菖蒲
天南星苦(可能是辛)温燥烈,化痰力强,主入肝经,擅长祛经络风痰而解痉:石菖蒲擅长化痰开窍。
两药配伍,具有化痰息风、开窍醒神的作用,用于风痰上壅,昏仆,失语,痰阻喉间。
天南星配枳实
天南星苦辛温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的作用;枳实辛行苦降,尤善行气化痰。
两药配伍,可增强化痰消痞的作用,适用于湿痰阻肺,胸膈胀闷。
天南星配天麻
天南星辛温苦燥,归肝经,走经络,擅长祛风痰而止痉厥;天麻甘平入肝经,能息风止痉。
两药配伍,既可祛经络之风痰,又息肝风而止痉,适用于风痰眩晕。
天南星配制白附子
天南星辛温苦燥,归肝经,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厥;制白附子性燥,亦善祛风痰而解痉止痛。
两药配伍,可增强祛风解痉的功用,多用于肝风夹痰,头痛眩晕,四肢抽搐;风痰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及破伤风、角弓反张。
天南星配全蝎、蜈蚣
天南星祛风解痉,化痰解毒;全蝎、蜈蚣息风解痉,通络散结。
两药配伍,有涤痰息风、通络止痉的作用,用于治疗癫痫、惊风、痰涎壅盛、口噤抽搐、或破伤风四肢拘急、角弓反张者。
组成方剂
导痰汤
药物组成: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
功能与主治:燥湿祛痰,行气开郁。适用于痰厥证,症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前胸、胃脘部及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
涤痰汤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夏、枳实、茯苓、橘红、石菖蒲、人参、竹茹、甘草。
功能与主治:涤痰开窍。适用于中风痰迷心窍证,症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
玉真散
药物组成: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定搐止痉。适用于破伤风,症见牙关紧闭,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甚则咬牙缩舌。
青州白丸子
药物组成:半夏、川乌头、天南星、白附子。
功能与主治:祛风痰,通经络。适用于风痰阻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小儿惊风,头风头痛。
天南星丸
药物组成:天南星、半夏、天麻、石膏、白附子、滑石。
功能与主治:祛痰降火。适用于头风头痛,痰多引起心烦而胸中闷满,筋脉拘急,痰火上扰引起的手足麻痹者。
制成中成药
治伤散
药物组成:生关白附、防风、羌活、天南星、白及。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外伤红肿,内伤胁痛等。
蛇胆南星片
药物组成:蛇胆汁、制天南星。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用于风痰嗽喘,风寒呕吐,痰多惊搐。
医痫丸
药物组成:生白附子、天南星(制)、半夏(制)、白矾、猪牙皂、乌梢蛇(制)、僵蚕(炒)、蜈蚣、全蝎、雄黄、朱砂。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定痫止搐。用于治疗痰阻脑络所致的癫痫,症见抽搐昏迷、双目上吊、口吐涎沫。
牛黄化毒片
药物组成:天南星(制)、连翘、金银花、白芷、甘草、乳香、没药、人工牛黄。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散结止痛。用于治疗疮疡、乳痛、红肿疼痛。
活络镇痛片
药物组成:天南星、红花、防风、白芷、当归。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消瘀止痛。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瘀血作痛、筋骨疼痛、腰痛、腿痛。
使用天南星时,需要关注其特殊人群的用药须知。此外,天南星与一些药容易混淆,需要加以鉴别。
特殊人群
孕妇、阴虚燥痰者慎用。
儿童用药以及具体用量需咨询医生,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用药禁忌
有天南星过敏史的人群,禁止使用。
忌食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的疗效降低,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鉴别用药
半夏与天南星
两者均辛温有毒,皆能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和寒痰证;外用能消肿散结,治痈疽肿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半夏归脾、胃经,擅长治脏腑湿痰。又能降逆止呕,为止呕要药,并能消痞散结,治心下痞、结胸、梅核气等。
天南星温燥之性较强,又入肝经,善祛经络风痰而止痉,主治风痰头痛、中风、癫痫、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