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色经典一:毛泽东与“四星望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色经典一:毛泽东与“四星望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xghswhcc.com/newsinfo/7812191.html

“四星望月”是江西兴国县的一道传统名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转战赣南时期。这道菜不仅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而闻名,更因为背后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历史而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四星望月”的诞生

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闽西转战赣南,途经兴国县。当时,兴国暴动已经胜利,毛泽东仅率领少数官兵从于都县来到兴国,沿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是毛泽东从井冈山下来后,第一次无需战斗就可以从容进入的县城。

由于一路风餐露宿,毛泽东面容十分憔悴。为了表达对毛泽东的敬意和感谢,兴国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胡灿决定筹办一桌丰盛的宴席。作为码头工人的萧芳全提出,利用潋江春水初涨的季节优势,准备一道兴国的传统风味菜“蒸笼粉鱼”。

“四星望月”的命名

宴席当天,当萧芳全揭开竹笼的笼盖时,毛泽东眼前一亮。这道菜以竹笼盛鱼,搭配四碟小菜,形似“四星望月”。在场的陈奇涵提议请毛泽东为这道菜命名。毛泽东环顾四周,灵感顿现,说道:“你们看,竹笼像一轮满月,碟子像月亮周围的星星,我看就叫‘四星望月’,你们觉得怎么样?”众人听后纷纷称赞,这道菜从此有了响亮的名字。

“四星望月”的发展

“四星望月”由竹编圆笼盛鱼,包含“合家团圆、吉庆有余”的寓意。其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先在笼底垫青菜叶子,铺上粉干或芋片,旺火蒸熟,再放拌上米粉的薄鱼片,浇上一层辣椒、姜末、蒜泥、芝麻捣成的酱汁。稍蒸片刻,连竹笼一起起锅上桌,热气腾腾,香、辣、鲜味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开。再配上四碟小菜,一壶酒酿,那更是一种别样风味。

这道菜不仅在当地广受欢迎,还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改革开放后,兴国县的大街小巷餐馆酒家都将“四星望月”当作招牌菜招徕四方来客。如今,这道客家风味菜还载入了《中国名菜谱》,端上了中南海的国宴席。

“四星望月”的历史意义

解放后,郭沫若品尝“四星望月”时,称赞该菜为“天下第一菜”。建国后,毛泽东历次回江西,都要点四星望月,并把这道菜引进了中南海。1972年12月邓小平重返兴国,指名要吃“四星望月”,说是重温历史。1996年9月9日,京九铁路一通车,江泽民同志便到兴国视察,也要求职为他准备四星望月,中国三代领导人都看好这一道菜,其意义恐怕还不止于菜本身。四星望月虽是名菜,其实用料简单,成本低廉,其标准和四菜一汤类似(朱元璋吃的菜)类似,它是以一种代表革命传统的饮食文化享誉全国。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四星望月”不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亮相,还由兴国台属带到了台湾、香港等地。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名肴佳菜何止万千,但像四星望月这样和中国革命历史相连的名菜,四星望月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星望月中的“四星”指的是拌鱼丝、清炒雪豆、腊肉炒春笋、梅菜扣肉,而这月指的自然是“蒸笼粉鱼”


毛泽东在兴国期间品尝四星望月


四星望月的制作过程


毛泽东品尝四星望月时的情景


毛泽东为四星望月命名的场景


如今的四星望月已成为兴国县的招牌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