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是药还是酒,到底能不能喝?真相来了,这3类中药别拿来泡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药酒是药还是酒,到底能不能喝?真相来了,这3类中药别拿来泡酒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1750349212_6854359c02001at9g.html?from=news
药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既能养生保健,又可增添生活乐趣。然而,近年来因自制药酒不当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酿成悲剧。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揭示药酒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并详细介绍三类不宜用于泡酒的中药,帮助读者正确认识和使用药酒。
三起因药酒中毒的悲剧案例
重庆任先生生日宴中毒事件
在重庆,一位任先生在自己生日宴上,拿出珍藏已久的自制药酒招待亲朋好友。然而,这场本应欢乐的聚会却因药酒变成了悲剧。饮用后不到半小时,15位宾客相继出现剧烈呕吐、腹痛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15人均出现肾衰竭,其中5人不幸身亡。经调查,罪魁祸首是药酒中含有的“雪上一枝蒿”,这种药材严禁内服。
桂林韦女士乌头碱中毒事件
桂林的韦女士因腰椎间盘突出,听信他人建议将外敷药内服,结果导致乌头碱中毒。她出现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持续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救治。
江苏徐先生曼陀罗中毒事件
江苏的徐先生热衷于养生,自制药酒时误用了有毒的曼陀罗,导致昏迷,险些丧命。
药酒为何会变成“毒酒”?
“药酒”本质上是在酒精中加入各种药物,通过浸泡提取药材中可溶于酒精的成分。市面上的药酒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然而,许多商家过分夸大药酒的功效,将其神化为包治百病的神药。实际上,自制药酒存在诸多隐患:
- 卫生条件不达标:泡酒过程中,器皿消毒不彻底,药材未经专业炮制,可能导致细菌、病毒污染。
- 毒性放大风险:酒精不仅不能解毒,反而可能放大有毒药材的毒性。
- 药材毒性问题:如乌头、附子等祛湿药材本身就含有毒性,泡酒后毒性物质渗出增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肢体麻木,严重时危及生命。
中药并非无毒无害
在常用中药饮片中,大毒饮片有10种,有毒的多达42种。中药的肝毒性可分为肝细胞损伤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患者的肝损伤最为严重。中药的肾毒性可能导致急慢性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三类不宜用于泡酒的中药
- 矿物类:如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等)、含汞类(朱砂、升汞等)和硼砂等,这些药材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剧烈不适。
- 植物类:如含生物碱类(雷公藤、草乌等)、含马兜铃酸成分(天仙藤、寻骨风等)和其他有毒中药(白及、牵牛子等),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或血尿。
- 动物类:如斑蝥、蜈蚣、蜂毒等,具有肾毒性,中毒后可能引起尿少、腰痛、水肿等症状。
安全使用药酒的建议
- 不提倡自制药酒:自制药酒涉及药方配伍、药材来源、酒精度数选择等多个环节,非专业人士很难把控,容易酿成大祸。
- 谨慎服用药酒:高血压、中风、肝肾疾病患者及服用特定西药的人群不适合饮用。饮用时要注意个体耐受力,避免空腹和夜间饮用,同时忌食咸鱼、腊肉等食物。
- 防止药酒中毒:不明成分和来历的药酒不要购买,要区分外用药酒和内服药酒。药酒既是酒也是药,不可盲目贪杯。
总结:药酒虽好,但需谨慎。身体健康者无需饮用,自制药酒风险极大。饮用时务必小心,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
热门推荐
广电卡激活问题有哪些?
什么是椰子油(Coconut Oil)?
椰子油:作用与用法,一文带你了解!
椰子油可以减脂和燃脂?营养师说椰子油造成心血管疾病风险比猪油还恐怖
这种被“吹上天”的油,功效真的那么好吗?答案在这里!
椰子油护肤的正确方法,5个步骤让椰子油发挥最佳效果
凤牌滇红经典58:65年传奇,一杯好茶的坚守
夏季避暑指南:如何科学应对高温
高温天如何防暑降温?丨健康总动员
“上海为何如此炎热?深度解析高温背后的真相”
杭州旅游住宿攻略:5个区域各具特色,总有一款适合你
复旦大学研究揭示:航空流量是流感全球传播的关键驱动因素
春节自驾游攻略:石林到昆明滇池
石林滇池两日游,打卡网红景点!
自驾游昆明,探秘石林与滇池的绝美风光
昆明石林与滇池的冬日美景:温暖阳光下的旅游天堂
按ctrl+z把文件弄丢了怎么办?分享5种恢复方法
骑行——便利、有效的减肥方式
呼和浩特五大必去景点:从博物院到草原公园,感受内蒙之美
四季之美,装修设计中的自然灵感与教学实践
关于四季的古诗:流转的时光与诗意的表达
岁寒三友,坚韧不屈的自然哲理与人生象征
红烧鱼红烧鱼
高尿酸血症患者必看:这些饮料要少碰
高果糖饮料竟是尿酸升高的罪魁祸首?
NASA采用VR技术培训宇航员,助力月球"门户"空间站建设
重新构想太空探索:NASA 如何利用虚拟现实进行任务模拟
贵州千户苗寨深度游攻略:文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之旅
贵州折耳根:从“最难吃”到“新宠”,解锁年轻人味蕾
吃货必备!揭秘扣肉的美味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