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运河如何穿越长江黄河: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结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运河如何穿越长江黄河: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结晶

引用
1
来源
1.
http://news.yznews.com.cn/2024-07/18/content_7672203.htm

中国大运河,这条绵延3200公里的人工水道,自北向南串联起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自然河流。其中,如何让运河之水顺利穿越长江和黄河,一直是水利工程师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工程

长江水量充沛,且受潮汐影响显著,因此历代都在扬州、真州、镇江等地的渡口坝闸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以确保船只安全便捷地穿越长江。例如,在仪征和瓜洲的运口,通过建设多重闸坝系统,根据潮汐变化适时开关,保证漕船顺利过江。

大运河与黄河的交汇工程

黄河因其泥沙含量极高,治理难度极大。从隋朝开始,历代政府就在运河与黄河交汇处建立水工设施。明清时期,通过开凿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工程,最终在1703年成功开辟出中河,使运河与黄河实现分离,漕船得以避开黄河险段,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大运河与湖泊的交汇工程

当大运河与湖泊交汇时,由于湖堤较高,通常需要借助人力或畜力推动绞车,将船只拉过坝。例如,在浙东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因水位落差达2.93米,明代采用在斜坡道上铺泥减摩的方式,推动船只过坝。这种特殊的“过塘行”行业也因此应运而生。

清口水利枢纽工程

在黄河夺淮期间,为维持运河通航,形成了蓄水量达35亿立方米的洪泽湖。清口—洪泽湖工程体系实现了淮河水的季节性调节,洪泽湖大堤(高家堰)作为17世纪前世界坝工史上的重大工程,体现了人与自然长达500年博弈的智慧结晶。

黄河、淮河、运河交汇的技术解决方案

为解决黄河、淮河与运河的交汇难题,元明清三朝在淮安清口修建了规模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特别是1703年开凿的中河,成功使运河与黄河分离,漕船出清口后可直接北上,避开黄河险段,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

结语

大运河的工程奇迹不仅体现在其长达3200公里的宏伟规模上,更在于它如何巧妙地与自然河流交汇,展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智慧。这些工程成就不仅保障了漕运的畅通,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