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杭钢股份股价翻番之谜:旧闻重炒还是价值重估?

创作时间:
2025-03-11 13:16: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杭钢股份股价翻番之谜:旧闻重炒还是价值重估?

引用
东方财富网
1.
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0227172355759131550

导读:杭钢股份近期股价暴涨超130%,从5.72元/股飙升至13.38元/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这轮股价异动背后的三大推力:DeepSeek适配事件、阿里云合作旧闻以及游资炒作,并理性探讨杭钢股份面临的现实困境。


杭钢股份近期闯入投资者视野。这家以钢铁为主业的传统企业,在短短半个月内股价从5.72元/股飙升至13.38元/股,涨幅超过130% 。更令人咋舌的是,其股价在2月25日、26日连续涨停,市场交投热度堪比科技赛道明星股。
杭钢股份的主营业务不佳,2024年预计亏损 6.3亿元,毛利率0.24%,而推动价格上涨的算力、AI、数据中心等概念,在公司营收中占比不足0.1% 。

拆解股价上涨的“三重推力”

1. DeepSeek适配事件:

春节前夕,杭钢股份子公司浙江省数据管理公司宣布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适配,并实现国产GPU集群部署。市场将其解读为“杭钢深度参与AI大模型开发”,甚至与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开发方)存在业务关联。

事实情况:却更接近“硬件租赁服务”:杭钢仅在合作伙伴系统中安装DeepSeek软件,将算力设备对外出租,既不涉及核心技术研发,也与深度求索无直接合作。这一澄清导致2月18日股价跌停,但市场情绪很快被下一个故事点燃。

2. 阿里云合作旧闻:五年前的框架协议成新热点

2月下旬,一则“杭钢与阿里共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消息传开。公司紧急回应:该项目始于2020年4月,双方签订的是框架性协议,杭钢角色为项目管理方和机电投资方,核心收益来自机柜租赁。截至2023年底,项目一期启用机柜706个,服务器1.4万台,但全年非钢业务营收仅3.73亿元,利润率不足8% 。

市场的想象力却聚焦于阿里最新战略——2月24日,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投资者期待杭钢凭借既有合作“近水楼台”,尽管公司明确表示“短期内主业不变”。

3. 游资接力炒作:龙虎榜背后的资金游戏

从交易数据看,这轮行情带有鲜明的游资特征。2月14日龙虎榜显示,东亚前海证券上海分公司、申港证券世纪大道营业部等游资席位频繁现身。这些资金擅长利用信息差制造短期热点,而杭钢股份低市值(约250亿元)、低机构持仓的特点,恰好符合游资炒作偏好。

冷思考:转型叙事下的现实困境

1. 钢铁主业的“失血”难题

杭钢股份的困境是钢铁行业的缩影:2022-2024年毛利率从2.74%降至0.24%,同期行业指数涨幅仅6.21%,远落后于公司股价164%的飙升。钢材价格低迷、原材料成本高企的双重挤压下,传统业务难以支撑估值修复。

2. 算力业务的“画饼”风险

尽管公司多次强调数字经济转型,但现实数据不容乐观:
2023年非钢业务营收占比不足5%,算力业务仅占0.06%
浙江云项目一期内部收益率10.33%,但建设周期长达24个月,且需持续投入
算力租赁市场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已形成规模效应,后来者突围难度极大

3. 监管风险与估值回归压力

2月以来,公司已发布4次股价异动公告,反复提示“业务占比低”“无核心技术”等风险。历史上类似案例(如2023年鸿博股份)表明,脱离基本面的概念炒作终将面临估值回归。

投资者的理性之问:我们究竟在交易什么?

1. 旧闻新炒的逻辑漏洞

阿里合作项目始于2020年,相关收益已体现在历年财报中;DeepSeek适配本质是硬件租赁,技术含量有限。市场却将“过去时”包装为“未来式”,这种叙事显然难以持续。

2. 转型可行性的关键变量

若要实现真正转型,需关注:
资金投入:3.74亿元算力集群投资规模,相比行业龙头(如曙光、浪潮)杯水车薪
技术积累:公司明确表示“不涉及算力核心技术研发”
政策支持:浙江省虽在推进数字经济,但资源更倾向之江实验室等专业机构

3. 市场情绪的脆弱性测试

当前股价已包含过度乐观预期:
按2023年非钢业务净利润3000万元计算,对应PE超800倍
钢铁业务持续亏损,PB(市净率)达2.3倍,显著高于行业1.1倍均值

历史镜鉴:概念炒作的启示

回顾A股历史,从2015年的“互联网+”到2023年的“元宇宙”,概念炒作往往经历三阶段:
朦胧期:模糊信息引发想象空间
狂热期:游资推动股价脱离基本面
证伪期:业绩披露导致估值回归
杭钢股份当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尾声。参考类似案例:
2023年鸿博股份:算力租赁概念推动股价上涨400%,后因业绩不及预期腰斩
2024年奥飞数据:数据中心概念炒作后,市盈率从80倍回落至30倍

热闹背后的冷逻辑

杭钢股份的股价翻腾,本质是资金驱动型行情产业转型焦虑的共振。对投资者而言,需清醒认识两个事实:
短期波动≠长期价值:游资撤退时,缺乏业绩支撑的股价注定回落
概念落地≠利润兑现:从数据中心建设到算力服务盈利,需要跨越技术、运营、市场的多重门槛
在这场“旧闻新编”的资本剧中,参与者既要看到传统企业转型的艰难探索,更需警惕叙事泡沫破裂的风险。毕竟,资本市场从不缺少故事,但最终沉淀价值的,永远是扎实的业绩与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