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是伙伴,也是家人” 爆火出圈的导盲犬“么么”是如何训练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是伙伴,也是家人” 爆火出圈的导盲犬“么么”是如何训练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JHOKLFH9051497H3.html

一只名叫"么么"的导盲犬最近在南京地铁走红,它乖巧可爱的姿态在社交平台上赢得了几十万点赞。作为一只两岁多的拉布拉多导盲犬,"么么"在工作时能迅速从活泼好动的状态切换到一本正经的指路向导模式。它的走红不仅让人们关注到了导盲犬这一特殊群体,也让人们了解到了导盲犬训练背后的故事。

"么么"的成长离不开张双成的驯化。在西北地区唯一的导盲犬学校里,他是驯犬师的导师。但几年前他还是工作犬驯犬师,一次偶然的交流机会让他接触到导盲犬的训练工作。

六七成的狗被淘汰,进入到正式受训阶段,再进一步严格筛选。工作犬热情高涨,精神饱满,但导盲犬完全相反,它不能有过激情绪,用驯犬师们的话说,如果狗狗的内心是湖面,外部石子袭来,最多泛起点点涟漪。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挑选规则主打一个情绪稳定,为的就是确保狗和未来主人的绝对安全。对于习惯了激情澎湃工作模式的张双成来说,这个全新行当实在有些难耐。他随后求教于上海的国际导盲犬驯犬师,也试着自己训练导盲犬。

"奶豆"是张双成训练的第一条导盲犬,它服务的使用者耳朵不是很好,不光是眼睛看不到。奶豆去了她家以后,她就经常给张双成发一些信息,今天去了哪些地方,奶豆都做了些什么,她的整个心都打开了。

导盲犬训练工作枯燥乏味,且收入远不及训练工作犬,用他的话说很拮据。张双成自觉学历低,但通过一技之长帮到老人,让他很有人生意义上的获得感,奶豆使得张双成彻底投入导盲犬的训练事业中。为了更好服务视障群体的生活和工作,他做了一个为期一周的体验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张双成把眼睛蒙起来,突然间就感觉自己失去了一切一样。出门的时候没有方向感,脚又不稳,尤其是这个车从身边过去的时候,就特别恐惧害怕。包括自己会摔倒,磕磕碰碰,对他来说感触挺大的。在通过跟盲人交谈,他们都有哪些困难,然后综合整理了几个驯犬方法,融入到现在的导盲犬身上。

张双成需要把对导盲犬的理解及时传递给新晋驯犬师。严格说来,他和导盲犬么么、奶豆的关系,不是驯化与被驯化的关系,更像是相互合作。有网友评价么么"是伙伴,亦是家人",他觉得这样的评价切中关键。

面对镜头,张双成略显拘谨,不善言谈,但面对导盲犬,慢工出细活的他却充满着善意与爱。一只合格的导盲犬,优良的基因固然重要,寄养家庭、驯犬师以及社会层面本着包容、平等、相互信任与爱护的心态对待它们同样很重要,他觉得这些品质,能激发出导盲犬良善的一面。

当有了导盲犬以后,盲杖就会被抛弃了,所以说他们完全要依靠着导盲犬,就是互相信任。现在盲人对它们就像待自己的眼睛一样,和孩子一样,对它们也都非常好。希望咱们都互相多包容、多体谅,互相对盲人多一些认识吧。

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张双成正和同事为几只导盲犬准备毕业典礼以及公众科普活动。据统计,现存的导盲犬仅为400只左右,它们面向的则是全国1731万视障人士。满足有稳定工作、外出需求等条件的视障人士,经严格审核,可免费申请一只导盲犬,驯犬师将对导盲犬和视障人士进行适配训练,再转移至正式工作生活场景中进行适应性训练,这之后还有频繁的回访。张双成说,么么从西北地区来到南京,有些水土不服,略咳嗽但很快好了。社交平台上,么么被它的认养捐助者认出,这些导盲犬的名字前都有一个"云"字,代表的正是通过远程捐助帮助它们成长的"云养人"。作为一家民营非企业机构,主要经济支持来自社会各界捐助。张双成和同事们希望更多人,了解导盲犬和视障群体面临的困境,未来,也加入"云养人"的爱心行列中,助力更多视障人士。

人们在提到南京的那只导盲犬时都说,"不是狗,而是伙伴",这背后传递出的是对导盲犬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希望更多导盲犬能像么么一样,畅通无阻地出现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居民区等地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