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地域之谜|揭秘癌症地域差异背后的健康密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癌症的地域之谜|揭秘癌症地域差异背后的健康密码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stock/med/2025-01-06/detail-inecznyc5687090.d.html
你觉得,癌症离你有多远?
据国家癌症中心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上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显示: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82.47万(男性:253.39万,女性:229.08万);其中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约290.39万,农村地区192.08万。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病例:257.42万(男性162.93万,女性94.49万);其中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约140.06万,农村地区117.34万。
与往年相比,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均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地区高发的癌种差异较大,不同癌种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特点。
不同地区主要癌症发病率分布情况
- 肺癌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发病首位,在其他4个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也居前3位;
-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食管癌、子宫颈癌发病顺位相对靠后,而甲状腺癌排位靠前;
- 鼻咽癌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发病相对较低,但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居前10位;
- 肾癌在北方地区相对高发,前列腺癌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相对高发。
癌症发病率呈地域差异分布的原因
- 饮食结构因素
- 华南地区居民有吃鱼生的饮食习惯,这可能导致肝吸虫病感染率增高,进而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 甘肃、青海、陕西、山西等地居民由于缺乏维生素、新鲜蔬菜摄入量偏小以及过多摄入腌制食品,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病率较高。
- 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后不注意饮食结构加上生活不良习惯,可能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攀升。
- 遗传与环境因素
- 某些职业或工作环境可能存在致癌因素,如长期接触石棉、砷、铬等有害物质可能增加肺癌、皮肤癌等癌症的发病率。
- 某些行业的工作压力和节奏也可能对癌症的发病率产生影响,如城市就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可能导致女性内分泌疾病发病率增高,进而增加乳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风险。
- 某些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多人患有同一种或多种癌症。这可能与遗传基因中的某些突变或易感基因有关。
- 医疗水平及筛查的普及
-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水平较高,居民接受体检和医疗筛查的频率也相对较高。
- 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包括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这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早期筛查和诊断率可能更高。
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呈地域差异,这与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人口结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以及医疗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但癌症本身是不分地区的,本文的各项数据及内容分析是为了帮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处地区特别注意当地高发癌症。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用科学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以及定期的体检,共同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
热门推荐
从信息公开到第三方监督:全面提升司法透明度
控制血压从生活做起,八招预防脑血管痉挛
怎么去西沙群岛旅游,如何去西沙自由行攻略及费用标准-乘船须知
从春日到冬雪:十首经典古诗词里的自然画卷
简单易做的红萝卜炒牛肉:健康美味的家常菜推荐
苏东坡教你做东坡肉,五花肉爱好者必看!
网购药品安全指南:新规落地,教你避开五大陷阱
BE美学:李宝莉与郑坚的80年代错位爱情
东方E境:浦东机场服务再升级
印度教轮回说:在转世中净化,在涅槃中永恒
从凉拌到煎饼:马齿苋的五种创意吃法
装修达人教你选地砖,哪种更适合你?
南京六朝古都探秘:打卡网红历史景点
新孟河:初学者的免费钓鱼天堂
诸葛亮北伐:战略智慧与历史局限
飞虎队:抗战援华的雇佣军与历史争议
探索自然奇观与历史遗迹:黄山至恩施土司城七日深度游
贵阳北站公交线路详解:常规夜班专线信息全攻略
审判麦琳:对女性的围剿,还是女性主义的被滥用?
垃圾分类、禁止野攀,九华山多措并举加强生态保护
从警20年化解235起纠纷,派出所长张淮东的基层治理之道
老茶树高产秘诀大揭秘
自驾游还是跟团游?一文读懂两种旅游方式的利弊
冬季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低盐饮食和规律生活是关键
不朽的功勋:志愿军功臣和英雄模范
家庭安全自查:燃气、防火、用电和高空坠物隐患排查
国足0:7惨败日本:一场失利引发的深度思考
电子硬件开发工具介绍
日产天籁防冻液更换周期:专家建议每两年或4万公里
从作息到心态:五个维度打造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