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耳蜗使用的家庭指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耳蜗使用的家庭指导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46816

人工耳蜗是由佩戴于耳部的外机接收声音信号,经过处理后成为电信号,通过电磁感应技术将信号传递至经手术植入耳蜗内的电极束,听神经接收电刺激将信息进一步传入大脑,获得听觉感知,是目前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部分先天性听障儿童,在助听器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人工耳蜗是可以帮助其学习听声和说话的重要工具。

人工耳蜗手术1个月后患者伤口愈合,无其他身体不适情况下可以完成开机。开机前,人工耳蜗的体外机与调试电脑连接后再吸附于头部植入体(具有磁性)区域,确定植入电极工作正常后调试各通道增益。在设备正式激活之前,调机人员会与患者和/或家属充分沟通,例如开机时患儿可能会哭闹不安需要安抚,语后聋的患者可能有所感知但是听不懂,这些均为正常现象,无须惊慌。设备激活后,外界声音通过人工耳蜗传入耳内并被大脑感知,此时,调机人员关注患者状态,根据情况调整增益,确保患者愿意佩戴且聆听,无明显不适。

开机完成后,患者及家属将会获得必要的家庭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日常使用

成年患者或者儿童家属需要了解人工耳蜗体外机的结构,学习如何通过按钮或者遥控器调节音量和程序(增益由小到大设置为不同的程序)。年幼儿童的音量调节按钮,会在开机时被软件禁用,防止儿童误操作。体外机上的警示灯会根据机器的不同状态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灯光,家属或其他日常照顾人员(例如语训老师)必须了解以便能够及时掌握设备使用情况。

人工耳蜗显示低电量时,需要更换电池或充电。晚间睡觉不佩戴时,最好关机、放在盒中保存。南方多雨潮湿,注意保持干燥和日常保养非常必要。

年幼儿童可能在初期出现经常摘体外机不愿意佩戴的情况。首先,需要加强体外机的固定,比如衣领处用别针别上,防止耳机摘下后丢失;然后,家长可通过增加日常互动,分散儿童注意力,循序渐进延长日常佩戴时间。如果儿童明显抗拒,一直不愿意佩戴,可能是头件处吸力太强或者增益过大引起不适等,需要调机。

定期随访调机

开机之后需要定期随访,时间点是开机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在此之后无特殊情况可以每年随访。随访时,调机人员将会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例如日常使用是否正常,原先设置的程序是否全部听完,听声如何等。鼓励患者或家属以日记的方式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将会有利于每次的随访和调机。

开机后半年时间内患者的听觉感知能力会不断进步。开机和第一次调试时,考虑到患者对电刺激耐受力有限,初始增益设置一般较低,所以,患者特别是低龄儿童,往往对很多日常声音的感知并不明显。但是,随着设备的不断调整,增益逐渐增大,患者对声音(特别是小声音)的感知会不断改善。

听觉与言语康复训练

所有患者在开机之后都需要进行听觉与言语康复训练。语后聋患者因为在人工耳蜗植入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觉与言语功能,所以可以自行训练。从听辨不同的环境声开始,逐渐过渡到听辨字词句。读文读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切勿急躁,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理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儿童植入者多为语前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之前聆听经验和言语发育非常有限,建议患者及家属联系当地有资质的语言康复训练学校,参加必需的训练课程(低龄儿童可以参加亲子课程),并且与语训老师保持良好沟通,儿童的语训反馈将有利于每一次调机。

其他注意事项

(1)人工耳蜗体外机较为小巧,在外佩戴时需要注意,避免遗失。体外机需要保持干燥不可以泡入水中,雨天时需要格外当心;

(2)人工耳蜗体内的植入体带有磁铁,避免出现在可能存在磁场的地点。在进行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核磁共振检查时,需要提前与设备厂家确认设备是否可以接收核磁共振检查;

(3)尽量避免静电发生(冬季穿脱衣服,儿童滑滑梯),因为静电可能会对设备造成损害;

(4)乘坐交通工具或者其他情况需要安检时,请随身携带相关证明告知安检人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新华医院听力眩晕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