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为新护士的“蝶变”护航
北京协和医院:为新护士的“蝶变”护航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北京协和医院,又一批新护士们经过两年的规范化培训,带着最宝贵的经历和最美好的祝福,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自2019年起,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开始实施新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助力新护士夯实临床基础、提升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
引领:于无声中熏陶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护士们难免会感到焦虑紧张。为了帮助他们更快成长,医院护理部特别制定了“双导师制”培养计划。每位新护士都会配备一位全程负责的主导师和一位轮转科室的业务指导副导师。导师们会根据新护士的专业精神养成、技能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提供连续的个性化指导。
导师开展临床带教
“规培两年,主导师全方位引领我们的成长,时时鼓励、给予帮助,科室老师为我们制定相应学习计划、悉心临床带教,正是他们扎根临床、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感受到了护理专业的深度与温度”,2022级规培护士欧阳伟护师表示。
此外,医院于2020年成立了规培护士党支部,由护理部党支部选派骨干担任支部书记,规培护士党员担任支委。这个平均年龄仅20出头的队伍,已日益成为协和护理团队中最富有活力的党支部。他们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与院内多科室开展联学联做、参与各类志愿服务等方式,不断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
实践:在千锤百炼中成长
在北京协和医院,新护士们需要在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急诊重症及手术室接受为期两年的轮转培训。同时,他们还可以自主选择在MICU、门诊治疗室、生殖中心等新护士兼职岗位上兼职,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临床基础。
规培护士技术练兵/比武活动现场
“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我掌握了各种抢救技能,在高压环境中学会了如何迅速做出关键决策;在血液内科的轮转经历让我对血液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消化内科的轮转则让我学会了耐心与细致,因为每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舒适与健康”,2022级规培护士周汶莉对于轮转感受深刻。
为了促进新护士操作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护理部每年还会组织开展规培护士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对基础护理操作和部分专科护理操作技术进行考核,夯实“三基三严”。通过比赛,新护士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术能力,还培养起对护理细节的敏感度,增强了自信。
共情:在“沉浸体验”中思考
协和新护士们开启职业生涯的重要一课,就是通过“沉浸式体验”来感受老年患者或视障人士的日常生活。背上十几斤的沙袋,拉紧脚踝、手腕、膝盖等关节处的特制绑带,戴上阻音耳塞,蒙上眼罩……这种体验让护士们真切体会到了患者的无奈和苦楚,激发了他们换位思考如何改进工作的热情。
规培护士“沉浸式体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同时,医院还引入了巴林特小组这种聚焦于医患关系的培训方式。通过小组成员分享临床工作中的医患互动案例,深入探讨医患双方的心理、情感和行为反应,从而促进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高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水平。
“活动把我带入到了‘患者’这个角色里,让我真正去感受、去思考他的需求与情绪,我的想法与之前发生了变化”“在活动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沟通技巧,也更领悟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许多新护士表示。而在互动中,老师们也时时鼓励大家表达、发泄、接纳自己的情绪,因为“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保持心理健康、避免职业耗竭同样重要。
成效显著
从2019年至202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共有486名新入职护士接受了规范化培训。他们在院级教学授课大赛和技能大赛中荣获佳绩,在临床工作中受到认可,患者对规培护士的平均满意度达到99.2%。他们全员参与急诊重症专科培训,急危重症照护能力得到整体提高,在多项应急医疗救援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承担/参与院内外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为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积极贡献智慧。
值得欣喜的是,由于医院在规培过程中重视新护士的个人特点,关注新护士的心理健康,帮助新护士应对职业生涯初期的压力和挑战,新护士的培训体验及对规培的满意度也由98.6%提高至99.5%。在规范化培训的护航下,历经“蝶变”的新护士们将带着两年来满满的收获与感悟,去书写其职业生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