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今天起做幸福的人:手把手教你打造“幸福系统”(深度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今天起做幸福的人:手把手教你打造“幸福系统”(深度指南)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46344

你是否也陷入"幸福短暂"的困惑?今天和你分享的这篇美文,从《哈佛幸福课》切入,揭示幸福基础值的奥秘。作者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行为习惯提升幸福,还关联到教育中孩子的幸福感,为读者提供兼具哲学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幸福升级指南。

"幸福不仅需要提醒,还需要训练。"
——韩芳芳

你对幸福怎么理解?幸福是一瞬间的感觉还是一种持久的感受?数年前有幸在一所学校里工作,该学校的理念是幸福教育:打造一所幸福的学校,成就一批幸福的老师,培养一批幸福的孩子。当时有幸从老教师那里得到一本书《哈佛幸福课》对我影响很大。

前几日听讲座,听一个前辈感叹如今的教育让孩子缺失了幸福感,深以为然。记得很多年前读过毕淑敏的一篇散文《提醒幸福》她提到幸福需要提醒。这几日一直在想跟幸福有关的事情,很想记录下来。我觉得,幸福不仅需要提醒。还需要训练。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师是如何说的。

《哈佛幸福课》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他在书里列举了大量怪诞的实验,说明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个人习惯和生活经历都会提供一种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各种突如其来的幸运或者不幸只能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比如:买彩票中了大奖,或许并没有给你带来预期的强烈的幸福感。相反亦如此。大的变动到来时震荡一段时间后,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的"幸福基础值"。所以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基础幸福值更高一些?换言之,也就是如何提升幸福基础值。幸福基础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如果按照问题学习法,这真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让哲学家去深究的问题。我想用我自己的观点来回答一下。那就是,幸福基础值的组成除了一些家庭出身条件等不可改变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一些行为和习惯组成的。那么,往下追问,我们要改变哪些行为和习惯,才让我们的幸福基础值增加一点?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行为是要找到个人与世界的链接点。这个链接点是创造幸福的基石。这个链接点也可以被认为是生活的意义。链接自然不可能单方面能发生的事,所以链接的另一头一定有其他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人,是朋友也或许是恋人,也或许是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工作服务的对象。只要是能建立亲密的链接,不必多,只要长久且坚定。

譬如有人携了爱人远离尘世,遁入深山。虽然切断了与其他人的联系,但是因为有了爱人的链接,他也感悟到了幸福?在这里我想要打一个问号,我其实总觉得这种幸福感太脆弱。这个链接点太单一,仿若放在悬崖上用来往下攀爬的梯子,如若断了,岂不是更加糟糕。链接的人当然还可以是朋友,不被日常工作缠身,有空的时候跟友人在一起天南海北恣意徜徉,如若兴致高,还可以一醉方休,那肯定也是幸福的表现。对母亲来说,链接者或许就是自己的子女或者孙辈。很多母亲,每日里忙碌在为子女寻求幸福的路上。对很多岗位上的工作者而言,他们的链接者就是工作了,兢兢业业,把汗水挥洒在平凡的岗位上人也会幸福。链接的对象还可以是自己。这就是一种高级的幸福感了。享受与自己交流的过程,那是与自己灵魂的沟通。链接的对象还可以是物,这就是物的概念很宽泛。比如个人的爱好:有人爱好树雕,寻得空闲,爬山找树根,找了树根自己雕刻,雕刻是与树根的交流。有人爱好泥塑,闲暇之时,摔泥巴做胚,烧制成型,泥塑是与泥胚的交流,有的人爱好绘画,纸笔一拿,时间停滞,笔下就是另外的一番乾坤,绘画是与时空的交流。只要是有了这些交流,自然都能感受到幸福的信号。想起昨天跟儿子的谈话,我告诉他,幸福的链接也可能是学习的科目或者任务。你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它,获得了成绩上的收获,肯定也是一种幸福啊。

当然,拥有这些链接只是拥有了幸福的基石。如若还想要幸福,从《哈佛幸福课》一书中受到启发,我觉得还需要做到几点:学会面对失败和失意。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要敢于行动,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要全然接受自己。承认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抑或是偶尔的自私,学会对自己宽容。生活中要学会做减法,不要被消费主义束缚,坚决不做物质的奴隶,时刻要明了:工具是为我们服务的,不要被工具夺取自主感(比如手机的使用)要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拿出固定的时间去锻炼,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好才能夺取对身体的掌控权,毕竟疲劳缺觉的头脑是没办法有效率和创造力的。

生活中学会感恩。不要以为别人帮你是天经地义的,如若给别人添了麻烦,一定要记得给予一定的补偿。当然,还要慷慨,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 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最后,还有一件事情要提醒你,不要问别人"你幸福吗",而要问"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更幸福一点"。因为后者是开放式问题,它是给人能量的,它是给人选择的,它让人觉得"我可以做一点什么"。

所以,亲爱的,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更幸福一点?如果你开始思考了,祝福你。你离幸福更近了一步。还有,我们如果能把这些也穿插到我们的课堂上,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离幸福更近了一些呢?期待。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