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什么是4月决断?当下如何决断?
广发策略:什么是4月决断?当下如何决断?
在A股市场中,"4月决断"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决策时点。随着一季报、经济数据和政策信息的陆续公布,市场将从预期交易转向基本面投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4月决断"的关键决策点、选股策略以及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投资机会。
4月决断究竟是决断什么?
每年的Q1和Q4市场处于业绩空窗期和政策窗口期,因此市场容易交易预期,此时最有效的指标是低PB分位数(代表预期低,交易预期的空间就大)。
但是,从每年4月开始,随着一季报、经济数据、政治局会议的先后落地,市场在Q2-Q3会回到基本面的现实情况,进入景气度投资的阶段,而这里所指的基本面,可以是表观利润,也可以是高频指标、产业数据、宏观数据等等。
因此,4月决断关键是决断后续整个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基本面主线。 如果1-3月份交易的某类板块的景气预期,在4月的一季报和高频数据得到验证,并且这种景气度的趋势没有被证伪,那么Q2、Q3股价就大概率会延续。
4月决断的首要任务是寻找一季报增速不错,并且景气度大概率能延续的板块
从典型公司维度来看,一季报结构性外需的方向实现了相对高景气。由于结构性外需的拉动,出口出海链条的行业率先的开启了新一轮补库周期、尤其是收入改善的主动补库周期。
此外,海外渗透率的上行可以提现为企业的全球份额及需求的上升,因此部分出海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会带动【ROE】早于A股整体。
从利的维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出海的一些积极变化:部分行业已实现在海外比国内更赚钱(海外毛利率/国内毛利率>1),且海外毛利率还在抬升。
继续关注两个链条:一 是受中美关系影响可能较小、且受益于美国地产周期改善的领域;二是具备一定竞争优势、且海外渗透率正在提升的方向,比如客车、重卡、农机、轮胎、叉车、工程机械、纺织设备等 ,他们的好处是过去几年估值没有显著提升,也就是没有透支未来的预期,股价基本涨得都是EPS。
当4月决断缺乏行业景气度向上β的时候,一些行业格局的变化也值得重视
由于A股整体仍在负增,我们统计一季报利润增速>20%的“高增速”品种,抛开由于去年低基数导致的一季报高增长,今年一季报真正景气度不错,增速超过40%的板块,寥寥无几,而且大多以小行业为主,暂时没有看到景气度向上的行业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业龙头逐渐减少价格战、降低资本开支、改善现金流,用以支撑可持续的股东回报计划(分红、回购注销),则有望逐步实现ROE的稳定,从之前的核心资产/经济周期类资产逐步变成新的稳定价值类资产。
结合一季报数据及自下而上交叉印证,我们筛选了一揽子竞争格局优化→不卷了→后续有望维持红利属性、或是从原先的经济周期类资产/核心资产变为新的红利资产的品种——
(1)竞争格局优化:行业CR3抬升;
(2)减少资本开支:去杠杆(资产负债率下行)、去产能(CAPEX下行);
(3)实现分红潜力的提升:自由现金流改善或是高位稳定、未分配利润/股东权益改善或是高位稳定;
通过一季报的数据验证,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具备行业格局改善的特质,未来有望逐渐提升ROE的稳定性: 动力煤、铜、水电、垃圾焚烧、铁路港口、家电(白电、照明设备、厨电),啤酒,文化纸,快递、消费建材、轨交、钛白粉、汽车、运营商、面板、品牌消费电子、锂电池。
4月决断关注广发策略的三个模型:
对于选股模型的三个组合,季报选股有效性均表现为:一季报>三季报>中报。
三个选股思路,分别对应三种不同投资风格:
【景气成长】在产业周期爆发时弹性大,但在产业周期向下时回撤也大;
【细分龙头】在经济周期向上时弹性大,但在经济周期向下时回撤也大;
【中性股息】在各种环境下净值曲线斜率较平稳,斜率几乎不变。
在出现地产大周期反弹或科技应用爆发之前,中长期对【中性股息】的选股思路和投资风格仍要保持关注。
最后,除了4月决断的逻辑外,还可以关注的是:
①伴随TMT成交额占比的回落,以AI为代表的产业主题的机会;
②在几个主要城市鼓励创新药政策落地和胰岛素集采续标涨价的推动下,关注医药板块预期的困境反转。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流动性收紧,增长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