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小技艺 就业大民生
指尖小技艺 就业大民生
为深度挖掘并传承民族手工艺文化,提升突泉百姓的就业技能与创业能力,2月25日,突泉县光明家政职业培训学校在学田乡永平村开展了为期七天的民族手工艺品及工具制作培训,40余名村民踊跃报名、积极参加。
本次培训免费发放原材料、剪子等编织工具,邀请专业老师为学员全程授课。课堂上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藤条编织、毛线编织工艺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同时展示新引进的棒球编制技艺,为大家演示了最新最全的编织手法。培训过程中,老师耐心讲解手工编织的技巧,手把手教授实际操作方法,并针对学员们在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学员们认真听、仔细学,在实践中相互切磋交流,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方法。
“挺感兴趣的,能够学点手艺,听说还能在闲暇的时间,接点订单挣点零花钱,很高兴有这样的培训,希望多多开展。”学田乡永平村村民李堂凤高兴地说。
手工编织是一门传统的民族文化技艺,具有就业门槛低、投资少、风险小、原材料采购便捷、操作方式灵活、易于学习等优势,村民们能够通过短期培训迅速掌握编织技术。同时,突泉县兼收并蓄、吸纳新力量,赴外学习引进棒球缝制等新技艺,拓展订单增收渠道。
“这是我们2025年第二期手工编织培训班,有藤条编织、毛线编织,同时引进了棒球缝制订单式培训,让学员们不但学会传承手艺,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突泉县光明家政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高向宇说。
近年来,突泉县定期开设多种培训班,为百姓搭建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村民们的技艺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培养,成为助推就业创业的强劲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2025年,突泉县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扎实开展就业促进行动,积极协助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意愿调查,结合群众参训意愿和市场需求,针对性开展保洁、手工艺品制作、蒙餐制作等培训,有效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采取‘送课下乡’等方式,确保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及时参加技能培训。现已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520人。”突泉县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杜伟华介绍。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