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教你怎么布置书房
古代文人教你怎么布置书房
在现代家居环境中,书房是最能体现个人品味和爱好的私密空间。古代园林中的书房通常位于最幽深的角落,其布置摆设十分讲究,可见书房在古人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总结了几条古人布置书房的原则,希望能为你的书房布置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空间宜小
古人特别强调书房的空间面积要小,书房宁可小而雅致,也不要大而无当。
小空间容易聚气,让你在读书学习时可以集中精力。大而空旷的空间可以用在厅堂,但不适合书房。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说“宏敞则伤目力”,书房中我们看书画画都是近距离用眼,大空间不仅看到的内容多了,眼睛还要不断调整焦距以适应广阔的视野,所以会增加眼睛的负担,导致视疲劳。不仅如此,小面积的书房会让你在使用整理时更加方便。
如果保存书籍很多,能够把书房布置得丰满有致,大也并非坏事,但事实是空间一旦大了,多会空而无物。所以大多数古人的书房宁可小一点,再小一点。
比如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就是“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大约也就10平方米。元代大画家倪瓒的书房容膝斋更进一步,只能容下双膝。
清代乾隆可谓是学古的高手,他坐拥72万平面米的故宫,却只给自己选择了一间4.8平米的书房——三希堂。
穹庐虽小,也足以在清贫中寄托个人独立的精神世界,这是一种淡泊明志的知足,物理的局促反而让他们在审美哲思上有更高的追求。
对于现代家居的书房,我们可以选择室内最小的房间,个人之前的小三居就有两间8平的小卧室,看房时很多人都觉得房间太小,而个人却非常喜欢那种在书海里徜徉的快感。
光线柔和
既然是看书读书,光线就至关重要了,古人的书桌常置于窗前迎光处,以获得最良好的采光。
古代室内的自然光属于稀缺资源,所以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以获得最好的光线,还通过增加天井,开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我们今天虽然有各种人造光源,但不可否认,自然光仍是最健康的光源。它最接近人体的生理需求,光谱分布广泛而均匀,强度适中而稳定,有利于保持读书人的清醒和专注。所以我们去图书馆或者咖啡厅,都会自然地选择靠窗的位置。
但这并不是说光线越强就越好,过强的光线也会造成眼睛疲劳和视网膜的损害。所以古人大多把书房放在建筑的北侧,或者园林的幽僻之处,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光线柔和。
在家居中,很多人不喜欢朝北的房间,觉得光线不好,其实这种房间最适合用来做书房,没有阳光的直射,即便不拉窗帘也能获得稳定而柔和的自然光。
而朝东西的房间会有晨晒和西晒,朝南的房间直射时间过长。不过有时候家里的房间全部都朝南怎么办呢?
那就需要用帘子过滤掉一部分光线,古人多用竹帘,我们今天可以用透光更好的百叶、蜂巢帘。
日本在这点上就把我们的文化传承的很好,他们今天还在使用障子纸窗,以保证室内的光线柔和稳定。
家具陈设
选择好了书房位置,下面就要考虑书房内的家居陈设了。
陆游《新开小室》中说:“并檐开小室,仅可容一几。”;欧阳修《归田录》中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可见一张几案可谓是书房的灵魂,文人在书房里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这张案子展开,古人在书房中无论是读书写字还是饮茶焚香,都需要一个书桌。并且大多放置在房间的中心。
而我们今天的书房工作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舞文弄墨到现在的屏幕键盘,所以很多现代家居中用隔板代替几案,桌子的位置也由原本的房间中心,挪到了靠墙的位置。
桌面的进深也大为缩减,原本写字画画都要把纸在桌子上摊平,所以古代桌面至少在7080公分,而现在用电脑3040公分就足以。
但无论是几案还是隔板,靠墙还是居中,桌子都尽量离窗子近一点。杨耀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中讲到:“书案一端也常临墙窗,墙窗敞开,檐际悬挂竹帘。”
另外书房中怎么少的了书架呢?书房,须有书。南宋陆游说:“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书房若无书,则如清池无鱼,碧草无花,少了真正的精气神。
古代的书架称之为架格。它是以木为立柱,横板分隔成数层空间,辅以抽屉和一些围栏,在格层内可以存放书籍以及文玩器物等。常看的书放在架子上,不常看的收纳在抽屉中,一举两得。
今天家居中很多人喜欢做带门的书柜,但真正看书的人不会在乎书籍是否落灰,想看时随意从架子上抽出一本,真是介意落灰的也不要做一门到顶的柜门,在书柜下方做一些单独的柜门或者抽屉即可。
最后在说一个现代空间已经消失了的家居——榻。《长物志》称:“古人制几榻虽长短广狭不齐,置之斋室必古雅可爱。又坐卧依凭无不便适。”
榻就像是一个可以放东西的懒人沙发,在书桌前累了,可以在榻上放松休息。
现代书房虽然没有了榻,但也可以做一块榻榻米,既可以休息,也能当做喝茶的地方。
案头清供
古人对于一个书斋最理想的环境是“市声不入耳,俗轨不至门。客至共坐,青山当户,流水在左,辄谈世事,便当以大白浮之。”
但现代家居中我们无法改变户外的景色,只能把眼光投向书房的案头清供。清供最初源于佛供,是祭祀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类和形式逐渐丰富多样,包括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等。清供逐渐从宗教祭祀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文人雅士追求清雅生活的一种方式。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没办法向古代文人一样按照节日、节气摆设不同的物品装饰书房,但至少可以摆上几盆植物。
但现在市面上植物那么多,有哪些是文人眼中的雅物呢,小蚂哥给大家总结了几种。
菖蒲出身草根但生命力顽强,和文人不屈不挠的品格相合,看书累了还能掐两根芳香明目。是文人案头的首选。
莲花自古就受文人爱戴,能放在桌面随时欣赏的碗莲更是文人案头的常客。
铜钱草名字虽俗,但形态婀娜,丝缕分明,青翠圆融,具有一种临水而生的仙气,使得文人在欣赏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文竹虽然不是真正的竹子,但其叶片轻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且外形似竹,这种独特的形态使得文人墨客们将其与“竹”相联系,并赋予了“文雅”的寓意。其叶片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因此文竹又有“云竹”之称。
除了以上说的,还有兰花、苔藓、文人竹、铁线蕨等,都很适合放在书房。
总结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书房就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追求自己心中那个最完美的世界,只要你能快速和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脱离,进入到单纯愉悦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书房的意义。
希望上面的那些原则能为你装修书房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谁不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