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行业部分海外成功并购案梳理
半导体行业部分海外成功并购案梳理
半导体行业是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而并购重组则是企业快速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梳理几个典型的海外并购案例,分析其背景、动因、方式及业务发展与协同效应,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商业洞察。
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
并购背景
韦尔股份:主营半导体设计及分销业务,其中设计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分立器件 (TVS、MOSFET 等)、电源管理 IC、射频芯片、卫星接收芯片等。分销业务 主要代理及销售数十家国内外著名半导体生产厂商的产品,与设计业务相互补充, 以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的产品市场需求。 豪威科技:美国豪威是位列索尼、三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图像传感器供应商,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CMOS图像传感器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在安防、汽车用图像传感器领域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很高的市场接受度和 发展潜力。
收购动因
美国豪威在CIS领域具较强竞争力,由于索尼,三星科技实力的增长,市场份额 被不断压缩,加之失去美国苹果的供货订单,豪威的营业收入水平呈波动趋势, 2018年有小幅下降,净利润水平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美国豪威在这样的行业 背景下亟需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韦尔股份在并购美国豪威之前,其主营业务主要是半导体分销业务和半导体设计 和研发业务,半导体分销业务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半导体元器件的自主研 发业务效能明显落后于分销业务,韦尔股份亟需转型为半导体设计业务为导向的 企业,以提升行业竞争力。 2018年到2019年之间,韦尔股份与北京豪威下属的全资子公司Omni Vision Technologies Sinapore Pte.Ltd之间发生多起关联交易,涉及金额较大。
收购方式
第一次定增并购
2017年6月,韦尔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于同年9月因北京豪威部分股 东反对等原因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
第二次定增并购
2018年5月,重启并购重组计划,韦尔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 2018年7月,全资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Seagull Strategic Investments (A1), LLC等三家公司合计持有的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 1.9543%股权。 2018年8月,韦尔股份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 案》,公告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 27 名股东持有的北京豪威96.08%股权、8 名股东持有的思比科 42.27%股权以及 9 名股东持有的视信源79.93%股权。
2018年12月,《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韦尔股份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 25 名股东持有的北京豪威85.53%股权、8 名 股东持有的思比科 42.27%股权以及 9 名股东持有的视信源79.93%股权。 同月,公司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韦尔股份将以现金购买瑞滇 投资持有的芯能投资 100%股权、芯力投资 100%股权。芯能投资、芯力投资合 计持有北京豪威 10.5464%的股权。
并购方的业务发展与协同
2019年8月,公司完成了收购北京豪威及思比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本次收购 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仍旧为半导体产品设计业务和半导体产品的分销业务两 部分,援引韦尔股份2019年报, 2018年度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占比主营业 务收入的比例为20.99%,2019年度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 的比例提升至83.56%。半导体产品设计研发业务占比明显提升,且半导体产品 设计研发业务中的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目前公司半导体产品设计研发业务主要分为两大业务体系,分别为图像传感器 产品和其他半导体器件产品。
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由豪威科技和思比科运营, 其中最主要的产品为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占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 达71.74%。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提供先进数字成像解决方案的芯片设计公司, 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工业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网络摄像头、安全监控设备、数码相机、汽车和医疗成像等。公 司图像传感器产品丰富,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硅基液晶投影显示芯片 (LCOS)、微型影像模组封装(CameraCube Chip)、特定用途集成电路产 品(ASIC),其中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型号覆盖了8万像素至6,400万像 素等各种规格,公司具备完善的产品体系。
收购Synaptics的TDDI业务
我们看到韦尔股份在收购豪威科技后,整体营收和产品线都得到较大程度提高, 这也给与公司信心积极发掘其他优质标的。 2019年12月,韦尔股份收购了Synaptics的TDDI业务,通过这次收购,业务能 力得到提升,大幅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韦尔股份的产品线, 尤其是在触控与显示驱动器芯片领域。
被并购方的业务发展
我们看到豪威科技在技术发展上有许多进步,例如新产品OV50VK和OV50H在推 广上取得了成功。 其中OV50H采用豪威集团的PureCel® Plus-S晶片堆叠技术,可实现优异的图像 传感器性能。OV50H采用豪威集团的首项H/V QPD自动对焦技术。QPD在传感器 的整个图像阵列中可实现2x2相位检测自动对焦(PDAF)功能,而H/V模式可确 保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在同一帧内,覆盖率达到100%。这一功能能够改进距离计算, 实现更快的自动对焦,并提升弱光性能。上述功能与用于QPD彩色滤光片阵列的 片上像素还原算法相结合,可为旗舰和高端智能手机的宽幅和超宽幅后臵摄像头 带来优质的图像质量。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
并购背景
公司介绍: 闻泰科技: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移动终端、智能硬件等、笔记本电脑、虚拟现实、 车联网、汽车电子等物联网领域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是中国领先的移动终端和智 能硬件产业生态平台,主要提供的产品为移动通讯整机及移动通讯设备等移动通 信产品,其中以智能手机为主。公司客户均为华为、小米、联想、魅族、中国移 动、MOTOROLA、华硕等全球主流品牌。 安世集团: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 MOSFET器件的设计、生产、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与能源、移动 及可穿戴设备、消费及计算机等领域,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安世集团前身为恩 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拥有60多年的半导体行业专业经验,于2017年初开始独 立运营。恩智浦为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域的领导企业,2016年将两块业务高功率混 合信号产品业务和标准产品业务中的后者剥离至目标公司。
收购动因
闻泰科技与安世集团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在客户、技术和产品等多方面具有协同 效应,若闻泰科技成功取得安世集团的控制权,一方面,双方在整合过程中可以 实现资源的互相转换,加速安世集团在中国市场业务的开展和落地,通过闻泰科 技的资源进一步拓展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另一方面,闻泰科技将向产业链 上游延伸,打通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主要元器件的自主可控,有助于闻泰科技 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平台规划的快速落地。 安世集团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汽车电子领域,若闻泰科技成功取得安世集团的控 制权,将切入到汽车电子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替代燃油车、自动驾驶、无 人驾驶等先进技术成熟前提前布局,实现战略卡位,为闻泰科技提供更具想象空 间的增长前景。
收购方式
2018年4月,合肥中闻金泰牵头组成的联合体参与了关于合肥芯屏公开转让所持合 肥广芯493664.63万元人民币财产份额(间接持有安世集团的部分股权)项目的竞 拍并竞拍成功。2018年5月2日,联合体与合肥芯屏签署《产权转让合同》,约定 约定联合体受让合肥芯屏持有的合肥广芯493664.63万元财产份额,转让价款为 114.35亿元。 2019年6月,上市公司获准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公司安世集 团的间接控制。在境内,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境内基金 之上层出资人的有关权益份额。在境外,上市公司关联方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 境外基金中智路资本作为GP拥有的全部财产份额和相关权益。上市公司已累计持 有合肥裕芯74.46%的权益比例,并间接持有安世集团74.46%的权益比例。 2020年6月,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分别收购合肥裕芯的4名 股东(即 4 支境内基金)之上层出资人的有关权益份额。上市公司将合计持有合 肥裕芯98.23%的权益比例,间接持有安世集团98.23%的权益比例,剩余1.77%股 权由合肥广坤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心间接持有。建银国际于2020年7月23日通过重庆 联合产权交易所网站公开发布合肥广坤LP份额转让信息。2020年9月4日,公司收 到产交所通知,获悉公司确定成为本次转让受让方,成交金额为36600万元。本次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安世集团100%股权。
第一阶段(2018年4月),收购合肥芯屏持有 的标的资产。 第二阶段(2019年6月),以发行股份及现金 方式继续收购安世半导体持有的股份份额。 第三阶段(2020年3月),再次以发行股份或 现金方式继续收购少数股东权益份额以实现 对安世半导体的完全控股。
业务发展与协同
(1)业务资源整合。对于闻泰科技而言,安世半导体不仅能够为闻泰科技的生产 制造提供元器件,建立稳定的供货渠道,并且推动闻泰科技实现半导体业务的自主 化,扩大了生产规模。对于安世半导体而言,闻泰科技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为安世半 导体带来了更多的业务量,利用闻泰科技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开发国内消费电子半导 体市场,拓展业务资源。
(2)客户资源整合。对于闻泰科技而言,并购安世半导体后能够有效控制上游成 本,继而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推动产品和产能升级,赢得更多客户的信 任和拥护。同时,借助安世半导体在汽车半导体和智能终端领域的优势地位,丰富 海内外优质客户资源。对于安世半导体而言,其主要客户集中于欧美地区,借助间 泰科技在ODM领域的影响力,能够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实现客户资源互补。
(3)技术资源整合。一方面,安世半导体是全球功率半导体的领先企业,闻泰科 技通过吸收安世半导体的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的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壁垒, 形成技术优势。另一方面,闻泰科技与安世半导体在产业链中属于上下游关系, 并购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二者的技术协同效应,将智能终端技术与安世芯片及封装 技术相融合,发展新一代半导体技术,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要。
赛微电子(曾名耐威科技)收购赛莱克斯
并购背景
公司介绍: 赛微电子:(曾用名:耐威科技)长期从事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产品的研 发、生产与销售,已经形成了“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组合导航”全覆盖的自主研 发生产能力。目前仍是国内少数具有惯性导航产品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且产品链比 较完整的企业之一,部分主导产品达到军事及战术级别的运用要求;同时也是国 内少数导航定位领域技术及产品均覆盖惯性导航及卫星导航的企业之一。 赛莱克斯:全球领先的MEMS芯片制造商专注于MEMS芯片的生产代工业务,为 全球领先的纯MEMS代工企业,该公司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客户遍布北美、欧 洲和亚洲,产品应用覆盖了工业、生物医疗、通讯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目标公司 分别拥有一条6吋及一条8吋MEMS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均能支持MEMS产品的工 艺开发及批量生产。
收购动因: 本次交易将大幅提升赛微电子自主开发和生产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的能 力,提高公司导航产品的精度与集成度,进一步缩小产品尺寸并降低生产成 本,拓宽惯性导航产品的应用领域,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水平将得到显著提 升。 赛莱克斯代表着目前世界MEMS芯片制造领域的一流水平,这将对培养赛微电 子的MEMS生产能力、推动我国MEMS产业化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 本次交易,赛微电子将获得国际先进的MEMS工艺开发和生产平台,实现自主 开发及生产高性能MEMS陀螺仪、高精度MEMS加速度计等主要惯性器件的能 力,打通惯性导航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围绕公司在导航定位领域制定的“器 件-产品-系统-服务”一体化发展目标,形成惯性导航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从 而进一步奠定公司在国内惯性导航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业务协同与发展
通过本次交易,赛微电子将打通MEMS惯性导航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更加完整的导 航产业布局,将促进赛微电子与赛莱克斯的业务结构互补,在导航业务和MEMS业 务板块,将形成导航产品、惯性器件及MEMS芯片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交易完成 后,赛微电子利用赛莱克斯的工艺开发及代工生产能力,致力于建立国内最高水平 的MEMS产业化平台,孵化MEMS上游设计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实现MEMS全产 业链在京津冀地区集群发展,以确立公司在国内、国际市场体系中的影响力。 基于瑞典Silex成熟的中试线,公司积极扩充瑞典产线。瑞典产线一方面积极推动已 有8英寸产线的产能利用率爬坡,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新建12英寸产线,将逐步形成 从中试到量产的衔接服务能力,从而持续提高产能利用率。2023年,瑞典Silex的 业务情况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挖掘现有产线产能潜力的同时,也正在布局12英寸 产线,积极服务市场需求。基于对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的预期,瑞典Silex认为其 业绩在未来将持续保持增长。
在中国境内,依托于已建成并持续扩充产能的北京FAB3,赛微电子规划在中国境 内继续建设独立自主、面向现实及未来需求的MEMS中试线,通过提供工艺开发及 小批量代工服务,为境内外MEMS规模量产线储备并导入相应的客户及产品,最终 同时提高境内外的工艺开发及规模量产能力。北京FAB3已建成并运转一期产能为 1.2万片/月,其中包括了公司与武汉敏声合作建设的BAW滤波器专线,同时,北京 FAB3正在持续推进建设二期剩余产能1.8万片/月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