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三大挑战
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三大挑战
制造业,乃国之根本、强之基石,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其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备受瞩目。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虽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和最齐全门类的产业体系,但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突出。
如今,数字技术的崛起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大动力。通过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制造业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分析。
例如,在产品设计环节,借助数字技术可优化产品的能耗和环境影响;生产过程中,能精准调控能源消耗和排放;在供应链管理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循环利用。
然而,我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数字技术与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不够成熟,技术系统集成难度大。
二是部分传统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生产管理模式陈旧粗放,数字绿色化协同水平有待提升。
三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缺乏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定制化方案。
为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需强化多方面举措。
要加强理论探索与技术创新,组织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融合创新。
要强化行业引导,编制实施指南,为更多企业开展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还应完善标准体系,围绕设备上云、数据治理、数字孪生等重点领域,制定相关标准。
同时,要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示范样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例如,在钢铁、化工等行业,推动企业应用数字技术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排放;在电子、汽车等行业,促进企业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供应链管理,减少资源浪费。
此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各方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助力企业解决转型中的难题。
总之,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协同努力,共同推动制造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的方向迈进,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