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律诗,你了解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学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律诗,你了解多少?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UPTN8D05218U7G.html
七言律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南北朝的萌芽到初唐的定型,七言律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沈佺期的《古意呈乔补阙》被誉为"初唐七律第一",标志着七言律诗从六朝古体向近体诗的转型完成。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七言律诗为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需符合严格的平仄、对仗及押韵规则。其格律严谨,尤其注重颔联(第三、四句)与颈联(第五、六句)的对仗工整,且通常押平声韵。
古意呈乔补阙
初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飞绕画梁。
九月宫桃方似菊,十月皇帝借边兵。
云间想玉颜常在,天上遥闻凤吹笙。
白露沾衣秋草死,红罗帐里不胜情。
题材与情感
诗以卢家少妇的视角展开,通过“海燕双飞”“红罗帐里”等意象,暗喻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同时借“皇帝借边兵”讽刺玄宗穷兵黩武,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颔联“九月宫桃方似菊,十月皇帝借边兵”、颈联“云间想玉颜常在,天上遥闻凤吹笙”中,时间、空间对比鲜明,虚实相生。
意象丰富:“郁金堂”“海燕”“白露秋草”等意象交织出深宫寂寥与战乱苍凉的氛围。
音律严谨:全诗平仄合律,押平声韵(“梁、兵、笙、情”),符合七律的格律要求。
历史地位
此诗被清代王夫之赞为“初唐七律第一”,标志着七言律诗从六朝古体向近体诗的转型完成。沈佺期与宋之问的律诗创作,为盛唐杜甫、李白的七律巅峰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沈佺期,初唐诗人,字不详,河南内黄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被誉为唐代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其诗风严谨工整,尤擅应制诗和闺怨题材。
热门推荐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保胎假怎么请
惊人的“十二秒效应”:很多人会被12秒控制,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超声波液位计测量精度分析
如何在志愿者活动中引入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模式,提升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如何提高滚槽和焊接的效率?
审理撤销仲裁裁决期限是多久
什么是新三板投资?新三板投资的风险如何控制?
降低论文AIGC率的实用指南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好奇效应
银行个人转账业务的限额调整方法?
春季养生应重在养什么?推荐8道春季养生食谱
T细胞分型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煎饺制作全攻略:从面团到成品,这样做不粘锅不糊底,金黄香酥还爆汁
智能马桶喷嘴出水口堵住了,不出水?清洗疏通方法看这里!
王穆之:出身于太原王氏,晋哀帝司马丕皇后
清代茶叶末釉瓷器鉴定方法和成交价格
Blender 4.2 基础入门教程
发财树盆栽光照指南:掌握晒太阳秘诀,让绿意盎然满室生辉
求职简历中怎样巧妙体现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
从受孕到出生实际多少天
居间介绍的原则是什么?这些原则如何保障交易公平性?
骨髓穿刺部位有哪些
不要总想退回到没有手机的时代
设计行业的协作新风潮:提高效率、减少误差
民族乐器的魅力 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电车降价引发燃油车降价,新能源的第二波降价潮,很快就会到来
如何防止头发过早变白?
适合身体各个部位的最佳哑铃训练
花椒蒸梨与川贝蒸梨:科学调理,应对风寒风热咳嗽
AI小说写作:低成本高效率创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