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张学良为什么要放弃蒋介石给他自由的机会?有何隐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946年:张学良为什么要放弃蒋介石给他自由的机会?有何隐情?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JHUAC8U05563SN4.html
1946年,张学良在贵州桐梓被软禁期间,蒋介石通过莫德惠向他提出了三个条件以换取自由:否定西安事变的正义性、交出“九一八”事变前的密电、到国外定居。然而,这位曾经威震东北的少帅毅然拒绝了这些条件,选择继续被囚禁长达44年,直到1990年才重获自由。
从权势人物到阶下囚徒的人生转变
张学良有着非凡的家庭背景。1928年,其父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遇刺身亡,年仅27岁的张学良在重重压力下接掌东北最高统帅之位。三年后,他在南京四中全会上受到蒋介石的高规格礼遇,权势达到顶峰。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命令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方针。张学良虽遵命行事,但日军仅用四个月就占领了整个东北,他因此被冠以“不抵抗将军”的称号,成为民众的众矢之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囚徒生涯。他被先后囚禁于南京、奉化、贵州、安徽等地,虽然生活条件相对优渥,但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蒋介石提出的“自由条件”
1946年,被软禁在贵州桐梓的张学良迎来了一线生机。奉系老资格人物莫德惠前来探望时,兴奋地告诉他蒋介石有意释放他。然而,蒋介石提出的三个条件却让张学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 否定西安事变的正义性
- 交出“九一八”事变前的密电
- 到国外定居
深层的拒斥自由之因
张学良之所以拒绝蒋介石的条件,源于他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和对个人信念的执着。他不愿否定西安事变的正义性,不愿为蒋介石的政治意图效力,更不愿背离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选择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历史人物的良知和勇气。
长久的囚禁与最后的自由
由于拒绝蒋介石的条件,张学良继续过着被软禁的生活。直到1990年,这位历经沧桑的东北少帅才真正获得自由。在晚年,他得以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重新获得历史的公正评价。
热门推荐
中国男篮关岛之行:胜利的背后与未来的挑战
功能性训练VS传统力量训练:哪种更适合你?差异与优势深度解析
喝完酒之后能吃菠萝蜜吗 喝酒后怎么处理舒服点
智慧供热与供热系统运行调控
紫砂原矿泥料和化工泥料区别?
【干货第12课】(附:预算管理工具)装修预算不超标,这么做就对了
中草药香囊的作用和功效是什么
探索中国疆域:从地理坐标到文化多样性
人力资源薪酬岗的薪资结构:构成、挑战与解决方案
胁痛病的治疗原则
于谦:明朝名臣的忠贞与传奇
2025南通大学王牌专业名单:含分数线与认可度最高的专业
神龙政变:一场改变唐朝命运的政治风暴
笔记本电脑耗电量详解:从不同使用场景到节能技巧
日元避险货币属性正在削弱
如何训练提高反应力
请给情感一个宣泄的窗口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能恢复吗
蓝色系花卉介绍 开花时清幽迷人
月亮星座算法,你的内在情感
狂犬病毒抗体应该注射在哪个部位
全球10大必听史诗级战歌,快看看你在电影游戏体育比赛中听过没?(歌单推荐)
牙齿健康的饮食秘诀:吃出健康牙齿
三维可视化港口监控:如何优化物流效率?
苏迪曼杯是世界羽毛球什么团体赛(苏迪曼杯一天用几个羽毛球)
沈白高铁建设全面复工:预计2025年年底前通车,届时沈阳至长白山只需两小时
探索日喀则周边:临近城市与旅游景点全解析
智慧供热与供热系统运行调控
监狱里的“三无犯人”:被“放弃”的特殊群体
狂犬病预防针在何处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