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深度|猪企的不同经营模式,对养殖成本的影响有多大?

创作时间:
2025-03-14 00:34: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深度|猪企的不同经营模式,对养殖成本的影响有多大?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6652117697/18c7f42c1020014oqk

在养猪业中,不同的经营模式对养殖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从传统的自繁自养模式到外购仔猪模式,再到创新的区域联盟降本和代养模式,各家企业都在积极探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经营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成本的影响。

自繁自养模式 VS 外购仔猪模式

"自繁自养模式"和"外购仔猪模式"可以说是养猪业差异巨大的两个生产模式,尤其在仔猪成本差异上非常显著。

通常情况下,外购仔猪模式下,一头110公斤肥猪的仔猪成本为500元,占售价的32%;而自繁自养模式下,仔猪成本可降至300元/头,降幅达40%。

但需要考虑的是,自繁自养模式需自主管理母猪繁育、仔猪培育到育肥全流程,对种猪基因改良、疫病防控体系要求更高。而外购仔猪模式仅需专注育肥环节,可通过市场灵活调整养殖规模,降低固定资产投入。

此外,自繁自养需承担母猪繁殖失败、仔猪存活率波动等生产风险,但可规避仔猪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而从利润波动性上来看,在猪价高位期(如2020年)自繁自养的利润超3000元/头,外购育肥则约为2000元/头;在猪价低迷期(如2022年)自繁自养为亏损422元/头,外购模式为亏损319元/头。

显而易见,自繁自养确实能够创造更高利润,主要适合资金实力强、技术成熟企业,也成为了当前大猪企的基本模式。

不过最新行业数据显示,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正在打破传统模式边界,2025年自繁自养与外购仔猪模式的成本差已收窄至1-2元/公斤,一家自繁自养的猪企可能在仔猪高价期大量售卖仔猪提前锁定利润(如牧原),也可能在出栏目标的推动下外购仔猪育肥。

养猪创新降本策略

除了上述两大模式以外,随着养猪规模化的快速发展,也涌现出了一些创新的降本经营策略。

例如现在大家担心饲料原料涨价,但是非大型猪企在原料采购上没有优势,因此出现了"区域联盟降本"的策略——中型猪企组建区域联盟后,集中采购饲料可降低5%-8%成本。例如,某联盟通过统一采购豆粕,每吨饲料成本减少240元,头均节约40元。

此外还有"区域布局与资源整合"策略,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随着猪周期的加剧和疫病威胁加重,有好几家大型猪企选择"撤离北方",新希望、正邦、傲农等都在前两年落实了这一策略。

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冬季疫病高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气候适宜、饲料资源丰富,饲养成本相对较低,而北方因冬季保温及玉米运输成本,成本要高出2-3元/公斤。像东瑞股份将产能向广东迁移后,利用本地木薯渣等替代饲料原料,每头猪饲料成本降低50元,同时减少运输费用30元/头。

对于小型农场而言,可能上述策略的契合度不高,但这两年越发成熟的"代养模式"已深入人心。随着养猪进入微利时代,不少家庭农场都被迫出局,但一些采用代养模式(保底价协议)的农场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养猪规模还越来越大;原因则是在代养模式下能够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同时减少种猪、疫苗等投入,每头代养成本可比自营模式低80-100元。

对于企业来说,发展代养模式也能减轻自身的成本负担和运营负担,通过对合作农场的严格筛选和培训,也能实现不属于自繁自养集团的优秀成本,例如神农集团就是其中翘楚。

此外,利用金融工具对冲周期风险越来越频繁被提及,例如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合约允许企业提前锁定6个月后的销售价格,2024年某猪企通过套保操作在周期下行阶段减少亏损超800万元。此外,生猪期货价格走势可指导生产节奏调整,当期货价格持续低于养殖成本线时,企业可提前缩减产能,规避深度亏损。

总的来说,从成本竞争维度审视,同等规模猪企或猪场在饲料、动保、设备、生物安全防控等方面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在养殖技术、数智化应用、精准营养控制等方面发展也十分趋同。但随着微利时代到来,猪企之间的成本竞争越发激烈,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差异化经营、个性化策略进一步降本增收呢?

不难发现,当前各企业在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生产、行情把控、平台赋能、差异化竞争等方面差距较大,也正是这些要素拉开了成本的鸿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