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郑成功金陵之战:一次不该失败的北伐

创作时间:
2025-03-14 02:21:5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郑成功金陵之战:一次不该失败的北伐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6G0GKI0556B2DB.html

郑成功率部坚持抗清十余年,成为南明军中的一支主力。从1646年主动进攻,到1659年发动北伐,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并一度攻入长江,直逼南京。然而,这场本有望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北伐,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郑成功率部坚持抗清十余年,成为南明军中的一支主力,郑成功原名郑森,拥戴隆武帝朱聿键,被朱聿键赐国姓,并赐名成功,希望他可以收复台湾和驱逐清兵,后经养精蓄锐,军力大增,达到鼎盛时期 。

从清顺治三年(1646年)起,郑成功就主动进攻,先后发起攻打海澄、泉州、同安、云霄、诏安、潮阳、漳州、潮州诸战役,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清顺治年1650年夺取厦门建立了据地。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郑成功在稳定了东南局势以后便没有了后顾之忧,然后召诸参军集议中兴大计,他手下吏官潘庚钟、工官冯澄世和参军陈永华都主张进军江南以号召天下。
郑成功认为此法可行,随后派人前往广西请桂王旨,希望永历政权令孙可望、李定国集滇、黔、粤、楚等西南各省的南明之师,出洞庭湖而会师江南,以分其势。
郑成功手下大将甘辉曾提出北伐三策,上策是避实击虚:趁清军主力都集中在关内,郑军水师顺风扬帆从海路出发,旬月间直达旅顺,再以偏师杀向皮岛,主力直捣满人“建州”老巢,在关内的满军怀念故土,必然惶恐不安,丧失斗志,那时郑军趁机进入山海关,天下可传檄而定。

中策是直捣黄龙:大军从海路直达天津,掠夺粮饷后直指北京,清军得知京师被围一定远道来救,那时正好围点打援。
下策为割据江南:利用水军进入长江,然后拿下南京,断绝江淮漕运,与清朝划江而治。

郑成功为稳妥起见,又考虑到要支援西南明军,决定出兵长江,先取南京。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十九日,郑成功在羊山之难以后经过半年多的整补恢复,听说清朝于头年二月调遣三路大军进攻云贵永历政权,郑成功于是再次大举北伐。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五月十三,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从浙江沿海出发北上,此时,郑军共有大小舰船三千余艘,兵马十万余众,他首先攻占定海(今浙江舟山),全歼了清军定海水师,焚毁船只一百余艘,基本消灭了清军的海上力量,也解除了进军长江的后顾之忧 。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六月,为了牵制清军对南明永历政权的三路围攻,郑成功与张煌言配合,率领八十三营十七万水陆大军,北伐南京。

北伐军水陆并进,进入长江后的郑成功听取诸将的建议,舍弃清军凭城扼守的江阴小县不攻,直接溯流西上,郑军水师先派出四艘船只虚张声势的佯攻,每艘船只都蒙着白布,里面放着黑泥,伪装成载有士兵,以数人掌舵扬帆而上,每天来回数次,沿江木城中的清军以为敌军来袭,不断释放铳炮攻击船只,一连五日昼夜不停,浪费了不少弹药。
六月十六日,郑成功见时机成熟,派水性好的士卒潜入江中,截断清军用铁链、船只连接的锁江防线“滚江龙”,打开了水上通道,又放火焚毁了清军江上的木制浮营,使清军苦心经营的江防工事顷刻瓦解,攻破了瓜洲。

不久,攻占了长江的重要门户镇江及其所属诸县。郑成功手下大将甘辉建议趁清军新败,士气低落之际,从陆路日夜兼程直取南京,正所谓兵贵神速是也。
然而,郑成功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而是决定走水路,一直到7月7日才来到南京观音门外,让眼巴巴等着他来会师的张煌言大为失望,磨磨蹭蹭的郑军却足足用了十多天。

清军抓住了这几天宝贵的时间将城外靠近城墙的房屋烧毁,扫清了视野和视界,储备粮食物资,做好了守城的准备,攻取南京城的一个大好战机就这样错过了。
7月10日,郑军自仪凤门登岸,在狮子山扎下83座营盘,展开对南京的围攻,郑成功踌躇满志,作诗云: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在七月初七郑成功抵达南京的同一天,张煌言也到达了芜湖,虽然他部下兵不满千,船不满百,但他以延平郡王郑成功的名义发布檄文告谕各路州县来归,一时大江南北群起响应,徽州、芜湖、巢县、当涂、太平、铜陵、宣城、无为等地共四府三州二十四县依次归附,各地义军也纷纷来投,张军水陆兵丁增至万余人,明军一时声势浩大。
抵达南京的郑成功率人登上钟山遥祭明孝陵,对南京志在必得,清廷知悉,举朝皆惊。
顺治帝惊怒异常,惊慌失措,不安地说:“郑成功一旦攻占金陵,将朝野震动,到时候长城以南的汉人必将响应郑成功,朕将死无葬身之地,不如暂时退回关外盛京避一避风头”。
顺治乱了方寸,但遭到他的母亲孝庄太后痛骂,责备顺治胆子小,还不如多尔衮勇猛,顺治皇帝的自尊受到了打击,于是重振旗鼓下令各地八旗军迅速南下,支援金陵。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七月初八,顺治帝命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统兵增援江南,在郑成功兵临城下的时期,南京城里空气紧张,八旗指挥官喀喀木担心城中的百姓为郑成功充当内应,想要大开杀戒,以绝后患,经两江总督郎廷佐劝阻,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南京也避免了屠城惨剧。
当时南京城中家家户户紧闭门窗,一片肃杀死寂,连鸡鸣狗吠的声音都听不到,城中粮价飞涨,百姓们又不敢出门买米,甚至有人因此饿死在家中,城内清军的情况确实十分危急,虽然南京城墙高大厚实,城防十分坚固,但是守军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

从顺治二年开始,清廷额定的驻防八旗兵只有2000人,加上绿营兵也不过只有10000-15000人而已,要防守如此广阔的城墙是远远不够的,郑军只需通过几次试探性攻击,找出清军防守的薄弱环节,就可集中力量一举突破。
清两江总督郎廷佐贴出告示,安定民心,派兵严密查访,杜绝内应,并严惩乘机盗抢作乱之徒,清军加紧储备粮草,置办武器,搜集整修船只,此外,增修船桨、绳索等物品,招募舵公、水手,为将来的水陆反攻做准备。

为了争取时间,郎廷佐给郑成功修书一封,说:“我等力争不敌,本应马上投诚,但清朝有制度,守城者坚守三十日,援兵不来,则失城者不罪家属,南京文武官员家属均在北京扣作人质,乞求宽限三十日到期,我等立即开门归降”。
郑成功部将潘庚钟立即识破这是清军诡计,向郑成功道:“此乃敌人缓兵之计,绝不可信,趁如今南京城内空虚,应即刻下令攻城”。

郑成功却认为南京城池广阔庞大,若强行攻打必定伤亡惨重,他道:“我大军一路而来,战必胜、攻必克,南京守将已吓破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最为上策”。
加之收到清方松江总兵马逢知暗地里约降的密信,郑成功认为南京已在掌握之中,被清军的诡计约降所迷惑,致使战事拖延了一月之久。
无论甘辉怎么好说歹说劝他尽快开始攻城,他都置若罔闻,迟迟没得到攻城命令的郑军,军纪也开始涣散,驻扎在仪凤门外的郑军前锋镇士兵犹如野外郊游一般,甚至跑到河边撒网捕鱼。

困守南京城里的清兵总督郎廷佐抓住郑军将士庆贺郑成功生日、“饮酒卸甲”、战斗意志松懈的有利时机,指挥清军水陆进袭。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七月二十四,清军南京最高指挥官喀喀木将八旗军和绿营军混合编队,陆上分为三路,水上另有一路,杀出城去,与郑军作最后决战,同时江苏巡抚蒋国柱遣兵赴援,其具体进攻方向如下:
第一路清军,从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西北六个方向围攻幕府山郑军主力;
第二路清军,从西面攻击幕府山;
第三路清军,从北面进攻幕府山,并伺机焚毁长江上的郑军船只,切断其退回江边的通路;
第四路清军,从水路出发,由提督管效忠率领,攻击郑军江面上的船只。
清军以火炮轰击郑军营寨,然后便直接展开冲锋,骑兵也都下马步行作战,不到半天时间,郑军多处营寨阵地相继被清军攻破,剩下的人马纷纷向江边溃散。
郑军水师指挥黄安所部一面拼死抵抗,一面掩护岸上逃来的败兵和随军家眷们撤退,先后从水中救起数千名跳入江中逃回的郑军士兵,激战中,郑军水师共损失了大小船只五百多艘,但他们最终抵挡住清军的水上攻势,掩护残余陆军撤到船上,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

郑军在南京城下战败后元气大伤,郑成功率领船队向东退去,以前占领的瓜洲、仪征、镇江等地也先后弃守。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七月二十八,清军在收复镇江之后就撤回了南京。

经过七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激战,郑军的前锋镇、左先锋镇、援剿右镇、后劲镇、前冲镇、宣毅左镇、左武卫、左虎卫等陆军部队先后被重创或歼灭,其他部队也有多少不等的伤亡。

以每个镇的人数为两千五人来计算,郑军的损失至少在两万人以上,同时,还失去了提督、镇将等高级将领多人。
这场战役是郑成功军事生涯中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而清军在南京之战中获得全胜,但也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管效忠、梁化凤等清军将领都感慨,郑军是自己一生征战中遇到的最强对手。

张煌言得知郑成功陆军战败,但水军完好,急忙致书郑成功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所恃者民心耳”,劝他不要退军。
但郑成功已经是归心似箭,已经仓促的退出了长江,根本没有收到张煌言的信,郑成功向东退兵之际,竟未告知在上游的张煌言部,下游清军见郑军主力已退,急忙调集水陆军切断张军的出海退路,另一支救援南京的清军也于八月乘船由荆州东下,抵达安庆。

张军退路被切断,已处于清军东西夹攻之中,于是张煌言移舟西上,欲进入江西鄱阳湖抗清,但又被清军击败,已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最后张煌言只得焚毁船只,弃舟登岸,取道陆路,辗转前往英、霍山区,但此地的原义军已接受了清军的招抚,又得知郑成功兵败,不许张煌言入寨。
在清军的追击下,张军部众四散而逃,张煌言随身只剩下了两名亲信随从,后来他在地方抗清义士的掩护下改装易服,由山路经安庆、祁门徽州、宁海等地抵达海滨,历时近半年,行程二千余里,这才重新回到海上义师中。

至此北伐全面失败,在各路清军的反攻下,郑成功军遭受重创,大好形势随之逆转,而在陆地上坚持抗清斗争的张煌言也兵败逃走,北伐失败后,郑成功退守厦门。而此时只剩下西南地区的抗清斗争也日益变得黯淡了,抗清局面大势已去,整个抗清形势转入了低潮。
郑成功的北伐是郑成功自起兵以来,抗清复明事业最辉煌的高潮,此时,清军的重要精锐均投在西南战场,如果郑成功攻克南京,其战略性的胜利可望改变往后的中国历史发展趋势,但是在金门、厦门拥有根据地的郑成功虽然尽全力发动北伐,还是失败了,最优秀的将领阵亡了,再次北伐的本钱也输光了,北伐的失败使得南明彻底失去了光复汉族政权的最后机会,但是,郑成功转而向海上发展,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并大力开发台湾,成为海峡两岸都十分推崇的民族英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