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高胆固醇?14种常见食物胆固醇大比拼 这款高9倍!
大闸蟹高胆固醇?14种常见食物胆固醇大比拼 这款高9倍!
秋天是吃蟹的季节,谁又能抗拒甘香肥美的大闸蟹呢?但不少人都会担心胆固醇的问题。注册营养师谭乐廷列举14种常见食物的胆固醇含量,其中一款竟比大闸蟹高逾9倍!她还教大家食蟹5大宜忌,让大家吃得安心。
14种常见食物胆固醇含量大比拼
注册营养师谭乐廷(Audrey)在其Instagram发文中,列出了14种常见食物的胆固醇含量,以供大家参考。
胆固醇含量排行榜(由低至高,以每100毫克生肉计算)
- 阿拉斯加皇帝蟹(蟹肉连蟹膏) 42毫克
- 松叶蟹(蟹肉连蟹膏) 55毫克
- 鸡胸肉(去皮)64毫克
- 牛肋骨 71毫克
- 免治猪肉 72毫克
- 鸡翼(连皮)77毫克
- 排骨(半肥瘦)80毫克
- 牛舌 87毫克
- 虾 152毫克
- 蛋黄一个 213毫克
- 鱿鱼 233毫克
- 大闸蟹(蟹肉连蟹膏) 267毫克
- 猪膶 301毫克
- 猪脑 2571毫克
2种蟹胆固醇含量比肉类少
不少人也认为蟹胆固醇高,但注册营养师谭乐廷指出,若以每100毫克的一般蟹肉计算,蟹肉连蟹膏有103 kcal、2.6克脂肪和18克蛋白质,相当于半茶匙油加2.5份蛋白质。蟹其实是低卡、低脂和高蛋白质的食物之一!
其中,阿拉斯加皇帝蟹和松叶蟹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以每100毫克计算,两者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42毫克和55毫克,比猪肉和牛肉等肉类还要低!
至于大闸蟹方面,谭乐廷表示一隻4至5两重的大闸蟹约含267毫克胆固醇,不过她表示不用太担心,间中吃1至2隻绝无问题。名單中含膽固醇最高的是豬腦,比大閘蟹高逾9倍。
进食大闸蟹5大宜忌 这类食物忌同吃
不过,注册营养师谭乐廷提醒,进食大闸蟹时要留意以下5大宜忌,当中女士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享用大闸蟹。
- 避免同时吃大闸蟹和其他高胆固醇食物,例如内脏、鱿鱼和高脂肉类等等
- 同时吃柿子和蟹容易导致肠胃不适
- 0-3岁婴幼兒、对海鮮或蟹有敏感人士都不要食蟹
- 孕婦或來經期女性不要食蟹
- 痛风发作期间至完全康复后2-3个星期內,都不要吃海鮮这一类高普林食物
取消“胆固醇摄取上限”=不受限?
本港卫生署指出,“2015美国膳食指南”已剔除每天不应摄取多于300毫克胆固醇限制,不少人因而误以为可任意进食含高胆固醇的食物。不过,2015美国膳食指南剔除“每天不应摄取多于300毫克胆固醇限制”,是因為现时未有足夠的證據就膽固醇的攝取限量作出建議。但實際上,該膳食指南仍引用了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建議,膽固醇的攝入量應是越少越好。
胆固醇理想水平是多少?胆固醇分好和坏?
根据卫生署资料,胆固醇是脂肪的一种,它是构成细胞壁、胆汁及各种荷尔蒙的主要成分。人體內大部分的膽固醇都是由肝臟製造的,亦可以從肉、魚、海鮮、奶類等源自動物的食物攝取膽固醇。由於膽固醇不能溶解於血液中,因此它會與一種稱為「脂蛋白」的物質結合,方可透過血液循環輸送到身體各部分。
人體內有一種調節膽固醇的機能,能把血液中的膽固醇維持在正常水平。當進食大量高膽固醇的食物後,肝臟所製的膽固醇會自然減少,反之亦然。有些人在这方面的调节功能失效,在经常进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会升高,因此必须小心控制饮食,以防产生相关健康风险。血液中胆固醇亦可分为“坏胆固醇”、“好胆固醇”两类。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 理想水平:低于3.4(低于2.6 mmol/L更为理想)
- 坏处:会加速血管内脂肪聚积,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风险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
- 理想水平:高于1.0(1.6 mmol/L或以上更为理想)
- 好处:预防血管闭塞和破裂,降低患上心脏病风险
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吃太多 恐致中风冠心病
要预防血液胆固醇水平过高,减低患上冠心病和中风的机会,卫生署建议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应是越少越好。由于某些含较高胆固醇的食物,例如牛油、猪皮、肥牛肉和葡挞等,同时亦含有较多高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均会令人體血液中坏胆固醇的水平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建议多选择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普遍含较少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