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f155030b5687.aspx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代表作。这首诗通过描述送别场景和表达离别情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对友情的珍视。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广为传颂。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注释
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赏析此句对仗工整,语言精整,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

原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注释
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

阅读全文 ∨

赏析二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望”字

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时所写。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参考资料:完善
1、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 ,2009:100

赏析三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

阅读全文 ∨

简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过于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暗含别离之意,其表述严谨,对仗工整;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由实转虚;颈联笔峰突起,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

阅读全文 ∨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https://www.gushiwen.cn/authorv_e6b970da08cd.aspx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05篇诗文 ► 423条名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