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的历史,了解一下?
南红玛瑙的历史,了解一下?
南红玛瑙,这种被誉为“赤玉”的珍贵宝石,不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赏鉴和收藏历史,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从云南保山到甘肃迭部,再到四川凉山,南红玛瑙以其独特的红色调和细腻的质地,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红玛瑙,古称“赤玉”、“赤珠”或“赤琼”,质地细腻油润,有胶感,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信仰佛教者认为它有特殊功效。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赏鉴和收藏历史,也被历代统治者所珍视,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中,就曾发现有古滇国的南红饰品,到了明清时期,在云南保山开采的南红原石必须上交皇室,不得私藏,俨然成为了皇室的专属。
南红玛瑙,主要产自云南,其次是甘肃和四川,青海也有部分出产。当年徐霞客记载,云南有一座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直到今天,云南保山仍然是南红玛瑙的重要产区。那里的南红玛瑙属于火成岩,以块大多裂为特点,色彩艳丽,但是色调偏灰调(美学意义上的灰调,而非灰色),颜色方面色域较宽,可以出现从粉白、粉红色、橘红色、朱红色、正红色、深红色、褐红色等等红色调。视觉效果上容易出现表面雾状结构,出现白芯的部分容易出现半水晶质特征。
甘肃迭部的南红玛瑙,色彩纯正,颜色偏鲜亮,色域较窄,通常都在橘红色和大红色之间,也有少量偏深红的颜色。其中的雾状结构出现的概率较少。无论是红色部分还是白芯,都具有更好的厚重感和浑厚感。所以一般认为甘南红的质量是南红玛瑙中最好的。
四川凉山州的南红玛瑙是近年新发现的玛瑙矿石,是通过火山喷发高温灼烧而形成,开采自沉积岩。颜色有玫瑰红、锦红、朱砂红、红白料、缟红等等。
春秋战汉时期南红玛瑙历史文化介绍:
春秋战汉时期南红玛瑙制品颇多,囊括了饰品、墓葬陪品等。春秋战汉时期,南红玛瑙制品工艺达到高峰期,在古滇文化的同时期即中原的春秋和战汉时期,也出现了许多玛瑙制品,可以说在历史上达到了第一个玛瑙制品的高峰时期。并且在形制上已经摆脱西周时期严格的宗法礼制约束,制成了许多精美的生活实用品和装饰品。
南红玛瑙曾被古人用之入药,养心养血。南红玛瑙历史悠久,在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在云南博物馆藏有古滇国时期的南红饰品,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南红玛瑙“凤首杯”更是精美,对研究南红玛瑙制品、南红玛瑙雕刻件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