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冠状动脉储备功能,识别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PET/CT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冠状动脉储备功能,识别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心绞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但高达70%的心绞痛患者虽然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却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未见明显的阻塞性病变。这提示我们,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如何准确诊断CMVD?PET/CT心肌灌注显像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
心绞痛患者数量巨大,但高达70%心绞痛患者且有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冠状动脉未见阻塞性病变。冠状动脉包括内径0.5~5.0mm的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内径0.1~0.5mm的前小动脉和内径<0.1mm的小动脉3个节段。冠脉造影仅能检测到5%的冠脉树,95%微血管不可见。而这些微血管却是主要的阻力血管床和心肌代谢场所。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急性和慢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
CMVD自然病程具有相对较长的无症状期,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目前尚无直接观察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技术。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CFR是指冠状动脉接近最大程度扩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CBF)或心肌血流量(MBF) 与静息状态下相应指标的比值,是测量整个冠状动脉系统储备功能的整体指标。多种技术证明,CFR减低的人群,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
目前,PET/CT测量的MBF和CFR是无创技术诊断心肌缺血的金标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CMVD的诊断。选取非阻塞冠脉病变的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脉进行血管层面的分析,以其供 血区域(左前降支对应前壁及间壁、左旋支对应侧壁、右冠脉对应下壁)CFR <2.90且sMBF <2.17ml/min/g为判定CMVD的标准。
13N-氨水PET/CT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储备功能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