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家代表人物尸子:从商鞅门客到蜀地隐士的思想历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家代表人物尸子:从商鞅门客到蜀地隐士的思想历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89f1z0b

尸佼,字子佼,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他活跃于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30年,曾为商鞅门客,参与秦国富强、统一六国的事业。商鞅被诛后,他避居蜀地,著书立说,留下《尸子》一书。其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本信息

  • 姓名:尸佼,尊称为尸子。
  • 活跃时间:公元前390年至公元前330年。
  • 出生地:关于尸佼的出生地,存在多种说法,包括魏国曲沃(今山西省曲沃县)、鲁国、楚国等,但具体出生地已难以考证。
  • 职业与身份: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事迹

  1. 尸佼曾作为商鞅的门客,为其“谋事画计,立法理民”,在秦国富强、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 在商鞅被秦惠文王杀害后,尸佼惧恐株连,便离开政界,逃往了蜀地,在那里生活了近10年,并著书立说,最终去世并葬于蜀地。

思想主张

  1. 时空观:尸佼对空间观、时间观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认为“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即整个空间是宇,整个时间是宙,宇宙就是具有时空属性的运动着的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对中国理论思维影响颇大。
  2. 从道必吉:尸佼的这一观点是道家思想的一种衍生,但却又不同于道家。他强调社会要进步,人民才能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保持不变。这体现了尸子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3. 重民思想:尸佼极其重视底层人民的力量,他将君与民形象地比喻为鱼和水的关系。他认为身为统治者的重心永远在人民身上,如果舍弃人民而整日剥削人民,那么人民的怒气将会汇聚成波涛巨浪最后将统治者湮没。这一思想在先秦时期无疑是一次思想大进步。
  4. 学积有生:尸佼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创造。他提出“生积成岳,则楩楠豫章生焉;生积成川,则吞舟之鱼 生焉;夫学之积也,亦有所生焉。”这一观点强调了学习和积累的重要性。

著作与影响

  1. 著作:尸佼著有《尸子》一书,但原书已佚失。唐代魏征等人编纂的《群书治要》中辑有尸子的《劝学》等十三篇。清代汪继培、孙星衍在嘉庆年间辑刻为现通行本《 尸子》,但仅存十之二三,大多是一些互不相联的片语只言。
  2. 影响:尸佼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宇宙观、时空观、重民思想以及学积有生的观点都为后世的思想家所借鉴和发扬。同时,他的著作也为后世研究先秦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综上所述,法家尸子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主张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家尸子的主要思想详细包括:

  1. 宇宙观:尸佼认为“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赋予“宇宙”以精切而简明的界说,说明整个空间就是宇,整个时间就是宙,宇宙就是具有时空属性的运动着的客观世界。
  2. 名法思想:尸子在继承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之上作出延伸,融入了“法术”思想,也就是“名法”思想。他强调以“法”辅佐“名”,“法”不越“名”,只能在“名”的统摄下实现其特有的功效。
  3. 尚贤论:尸子提出用贤使能,不劳而治,并将用贤列为治天下 四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尚贤、用贤提高到治理国家的重要方法的层面来认识。他主张全面的人才思想,包括进贤、知贤、用贤三个部分。
  4. 去私理念:尸子的去私理念本源于天地自然的无私,他主张判断是非的标准必须出于公心,认为只有从公心出发认识事物,才可能得到真知。他强调君主治国要存大私、去小私,去除的是自己的一己之私利与私心,而要存百姓、国家、天下的大私。
  5. 重民思想:尸子极其重视底层人民的力量,他强调身为统治者的重心永远在人民身上,这一思想在先秦时期无疑是一次思想大进步。
  6. 学积有生:尸佼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创造,他强调学习和积累的重要性,提出“生积成岳,则楩楠豫章生焉;生积成川,则吞舟之鱼生焉;夫学之积也,亦有所生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