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武侯祠:三国文化的瑰宝

创作时间:
2025-03-14 13:14: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武侯祠:三国文化的瑰宝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smzdm.com/p/aovx4p77/

成都武侯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如今的武侯祠已成为一座集三国历史遗迹、文化体验和民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武侯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成都武侯祠是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组成的三国历史遗迹区,加上原来的南郊公园和“锦里”三个部分组成的建筑群。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先主刘备葬于惠陵,根据汉制,建陵同时应建原庙用于祭祀,刘备死后溢号“昭烈皇帝”,所以当时在惠陵旁修建了“汉昭烈庙”。

诸葛亮刚死的时候,蜀汉各地纷纷上书要求为其立庙,甚至要求立庙于成都,而刘禅未许,因为根据朝廷礼制,汉朝没有给大臣立庙的先例。后来立庙于汉中勉县,在武侯墓附近。公元263年,诸葛亮死后的第二十九年,刘禅下诏为诸葛亮建立祠堂。蜀汉灭亡后,刘备墓就算不上宗庙了,于是在勉县武侯祠建立后大约50年,两晋之交割据蜀中的李雄就在成都建立武侯祠,历代留存,所以唐朝杜甫才会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到明初,朱元璋的儿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到成都见武侯祠香火旺盛,而刘备的昭烈庙人烟稀少,觉得不合君臣之礼,于是将武侯祠撤去,把诸葛亮的香火搬进昭烈庙里,但从此民间就将昭烈庙称为武侯祠。明朝时武侯祠的布局现在不知道,明末战乱,成都被毁,武侯祠(昭烈庙)也毁于战火,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是1672年清朝康熙年间原址重建的。清人敬爱武侯更甚,所以将刘备殿设计为前殿而地势稍高,诸葛殿设计为主殿而地势稍低。尽管门上牌匾还是汉昭烈庙,但庙主成了武侯,只以地势高低来区分君臣。

武侯祠的建筑风格独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木结构:武侯祠的建筑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具有良好的耐震性能,能够有效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 宫殿式建筑:整体布局采用了宫殿式建筑,独特的飞檐、斗拱、双檐歇山顶等,展现出宏伟的气势。
  • 艺术与自然的和谐:武侯祠的建筑设计充满了闲适自得的静谧,没有刻意的华丽和艺术上的过度追求,各种造型让人感到熟悉而亲切,艺术与自然的协调,使观者的心与眼达到平衡。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从正门进入,首先参观三国历史遗迹区,这里是武侯祠的核心部分,包括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等建筑和景点。然后前往西区,这里是三国文化体验区,最后前往锦里民俗区,这里是一个仿古街区。

武侯祠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传承了三国历史文化,代表了儒家文化,还是一个具有重要旅游价值的景点。武侯祠建筑格局调整反映了儒家文化对这一建筑群的深刻影响。朱椿的修缮和整合改变了南北朝以来武侯祠、汉昭烈庙之间的建筑布局,由原来毗邻的一祠、一庙,变成独立一庙。由于诸葛亮像和原刻立在武侯祠的唐代著名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也移入庙中,时人便以为这是刘备移到诸葛亮祠内。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虽然专门祭祀诸葛亮的祠堂不存在,但是人们按照习惯仍将塑有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像的庙宇称为武侯祠,乃至这片建筑群也被称为武侯祠。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后面几次调整中,直至今日。

深挖和传承武侯祠的历史文化,创新和发展旅游开发,既有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也有利于传承文化价值,意义重大。武侯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区域内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三国蜀汉文化是历史文化的主体和特色,武侯祠是当今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三国文物保护单位,故成为当今三国蜀汉文化的主要载体。区域内三国蜀汉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所涵盖的内容也是极其深广的。它在历史、文学、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哲学、谋略等方面,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