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鉴定康熙五彩瓷器?附海量高清组图,系统全面,一目了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鉴定康熙五彩瓷器?附海量高清组图,系统全面,一目了然!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26/09/85464874_1140439606.shtml

五彩瓷器从明宣德起发展到康熙一朝,无论是在绘画工艺,还是在艺术造诣和绚丽的色彩上都达到了的五彩瓷器的巅峰时期。康熙五彩瓷器因其精美绘画和独有的艺术造诣受到了历代收藏家的喜爱和追捧。康熙五彩瓷器从乾隆嘉庆开始一直到现代均有仿制。所仿五彩瓷器质量、粗细不一,但其中有不少高仿的康熙五彩瓷器仿制水平极高,收藏者如不仔细加以分辨,往往很容易吃药。

康熙五彩瓷是指在烧好的白瓷上用红、黄、绿、蓝、紫5种(品种可多可少,但红彩不行少)基本彩料绘画,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的瓷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花加五颜六色,另一种是朴实的釉上五颜六色。青花五颜六色和斗彩又有差异,斗彩是以釉下青花勾线,用釉上彩填色;青花五颜六色则指釉下青花部分被当作蓝彩运用,与釉上彩构成画面。

五颜六色瓷最早见于明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遍及应用,至清代康熙时最负盛名,雍正后期至乾隆年间逐步为粉彩所代替,直至光绪才有仿康熙五颜六色呈现。康熙五颜六色烧彩的温度为800度摆布,比粉彩要高,故有“硬彩”之称;又因其多作为仿古器,故又称为“古彩”。

康熙五彩瓷的主要成即是发明了用釉上低温蓝彩和黑彩。蓝彩美丽夺目,多绘山石,使徒壁生辉,用于代替明代的青花颜色而制成朴实的釉上五颜六色,颜色光彩夺目。黑五颜六色黑如漆,漆黑亮光,浓重冷静,多用于勾勒概括和点染部分,使之收到中国水墨画的艺术作用,大大丰富了五颜六色瓷的表现手法,较明代有了更大的开展和进步。

康熙五彩瓷为一代名作,从清嘉庆至民国多有仿品上市,辨别真伪应掌握以下主要特征:

(1)康熙早期瓷器的底足相对较粗,含铁量较高,有火石红现象。在露胎处多有不规则的旋环痕迹或放射状跳刀痕迹。而仿品则显得比较均匀规整。康熙盘、碗、瓶、罐类的器底通常均能见到显着旋纹痕及黑疵。

(2)常见的底足类型有斜尖状(俗称鲫鱼背)和半圆的底足。大瓶、花觚、大罐的底足出现折角处垂直的台阶形状,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除少数官窑器的圈足圆浑光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并且有斑块残缺的表象。康熙中期瓷器的圈足较小,有的圈足经过打磨,呈现光滑的泥鳅背状(俗称泥鳅背),胎足上少见火石红现象。胎和釉结合紧密,颜色白中泛青,俗称“亮青釉"。瓷器的内外壁及底内釉色基本一致

(3)康熙五彩器的白釉面有“蛤蜊光”出现,新仿品则无,这是识别康熙五彩器的重要特征。釉面轻轻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耀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据说已有制假者用某种放射性射线照射新仿彩瓷,使之出现“蛤蜊光”,但古瓷鉴别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作,不能因为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征符合就忽视其他特征而断然肯定,这样做是权易发生失误的。

(4)因为人物模仿陈老莲画法,山水多仿王恽等,其绘画个性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规矩,只勾概括不填色,否则为后仿。

(5)从胎釉上看: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早期康熙瓷器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此时期器身的釉色与器底的釉色往往不一致。瓶、罐类器的底足通常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6)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是康熙中、后期商品。

7、康熙五彩并不是指只有五种色彩,而是有多种颜色。常用的彩料有绿、红、黄、蓝、黑、金等色。而加描金彩的康熙五彩多是精品。康熙一朝色料的总体特征是溥、透、亮、老辣。

8、从器型上鉴定:康熙时期的瓷器,品种丰富,造型多种多样。其中独创了不少新的器型:如花觚、棒槌瓶、摇蓝尊、石榴尊、苹果尊、观音瓶等器型。收藏者则可以从其造型特征上判断其年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