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京将成为“双机场”城市 规划引发热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京将成为“双机场”城市 规划引发热议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0315/48087095.html

南京即将成为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全国第四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根据最新发布的《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南京将适时启用马鞍机场民用功能,并力争早日开工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这一规划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提及“马鞍机场”,不少人会误以为其位于安徽马鞍山,实际上它位于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是南京市正在规划打造的“第二机场”。近期,南京发布并解读了《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专项规划(2024—2035年)》,明确将适时启用马鞍机场民用功能,并力争早日开工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若此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南京将成为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全国第四个实现“双机场”的城市。

通常情况下,航班吞吐量过载是推动双机场建设的主要原因,但南京现有禄口国际机场的客流量与货运量均未达到初期规划设定的目标。在现有运输能力尚未饱和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增设一个机场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和讨论。

多年来,南京持续推进“第二机场”建设进程。2020年,“南京马鞍机场开展军民合用可行性分析论证项目”进行招标,研究马鞍机场的场址可行性及与城市的区位关系。2022年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南京“第二机场”纳入规划,明确加快南京都市圈多层次机场群发展,强化禄口国际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国际运输功能,推进六合马鞍机场军民合用。2024年,《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总体明确了南京“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城市性质。

近期发布的《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南京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除了启动禄口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强化其全球链接、洲际直达能力外,还再次提到适时启用马鞍机场的民用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通过强化交通枢纽功能扩大经济规模,提升南京在省会城市中的影响力,成为关键措施之一。据南京市六合区政府官网信息,南京将规划“一主一辅”航空总体布局,禄口国际机场为主要机场,马鞍机场为辅助机场,主要服务于江北新区及都市圈北部城市。

从地图上看,禄口国际机场与马鞍机场分布在城市的一南一北。禄口国际机场位于南京市域南侧,而马鞍机场位于北边,辐射淮安、扬州、滁州等南京都市圈成员。曾刚表示,江北地区具有极大潜力,南京试图通过开发江北来推动经济发展,但成效一直未达预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滕飞表示,马鞍机场将增强其区域辐射力,有助于提升南京在全国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江北新区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通过建设马鞍机场,能吸引更多要素资源聚集,带动江北地区更快发展。

滕飞指出,在“空权”时代,机场成为人口、产业、经济、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运转的“枢纽”,已成为城市竞争的重点。“第二机场”是国内各大城市争相建设的目标,如重庆、西安、郑州、昆明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第二机场”。然而,建设“第二机场”并非易事。以杭州为例,尽管提出“规划研究杭州第二机场”,但因萧山机场T4航站楼刚刚建成投用,目前暂无第二机场建设计划。

近些年,随着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部分城市对“第二机场”甚至“第三机场”的布局已突破行政边界,体现跨区域协作共享的理念。例如,广州“第二机场”选址在佛山、肇庆交界处,深圳则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作用。滕飞指出,南京的第二机场并非全新规划建设,而是启用马鞍机场的民用功能,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投资需求,使南京在双机场建设中抢占先机。

不过,外界普遍担忧南京当前的空运规模能否支撑起两座机场的运营。根据民航局数据,2024年1—11月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累计2880.2万人次,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此外,东部机场集团近年来持续亏损,经营状况严峻。滕飞认为,双机场格局形成后,首要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调配现有客流,以保障两个机场能够实现稳定运营。此外,还需加强空域协调,确保双机场高效运行。曾刚也指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尚未达到设计运能,却已启动新一轮扩建工程。在此背景下推进“第二机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前性,未来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极有可能面临设计能力过剩的风险。他认为,南京应积极吸引安徽和苏北地区的客流,提升马鞍机场客货运的综合效益,优化市内交通,完善机场与市区的交通连接,积极推动空铁联运,方便旅客换乘。同时,围绕两机场规划临空经济区,促进当地经济融入全国全球产业链。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