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中国车市分析:价格血战VS技术革命,谁掀了合资品牌的桌子?

创作时间:
2025-03-15 08:28: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中国车市分析:价格血战VS技术革命,谁掀了合资品牌的桌子?

引用
什么值得买
1.
https://post.m.smzdm.com/p/a94ok7pe/

2025年,中国车市暗流涌动!国产车和合资车,谁能笑傲江湖?春节的喜庆还未完全褪去,一场决定行业未来走向的激烈竞争,已在悄无声息中拉开帷幕!

2025年,或许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我们可能在见证或者正在经历开启一个全新纪元。价格战的激烈程度,赤裸裸地展现了行业生存法则的残酷竞争。

“一口价”模式的迅速普及,更折射出汽车产业底层逻辑的深刻变革。以往的降价促销,往往局限于库存清理或车型更新换代,而2025年的价格战,则演变成对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价格体系的全面重构。这不仅是价格的竞争,更是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品牌塑造等多维度的综合较量,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全新时代。

价格体系重构:国产车紧逼,合资车何去何从?

从2009年第一代帝豪到现在,其整整走过了15年,历经十五载的迭代升级,其在细节设计、用料和做工方面均已达到较高水准。1.5L手动挡版本,价格仅为48900元,完税上牌后价格甚至不足6万元,在加上各种国补和地方补贴,到手也就两万多。百公里油耗仅6升多,按每年行驶一万公里计算,燃油成本仅需2000-3000元(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如此价位,裸车5万元的成熟轿车,几乎没有同级别合资车可与之抗衡。对于合资企业而言,此类车型缺乏利润空间,难以实现盈利,故而难以进入该市场。

退一步讲,产品品质优秀,价格还不高,用几年之后还能以2万-3万的价格出售,折损几乎微乎其微。所以,低价位的车,没给合资车留任何空间。

总结:同价位的压力给到了大众朗逸了,就看跟不跟了。

技术创新,规模成本全系带智驾:别拿智驾那套说辞溢价

如果说吉利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那么比亚迪则点燃了技术创新的烽火。比亚迪直接把智驾这个“高科技”拉低到同一水平上,通过“天神之眼”补助系统,在全国开展NOA(无图城市领航)功能,比亚迪秉承着“用户至上”的理念,比亚迪不仅确保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甚至最低配车型也配备自动泊车功能,解决了用户的停车难题。这些曾经属于特斯拉等高端品牌的“高科技”,如今通过规模化降本,成为比亚迪价格战的有力武器,销量持续暴涨。

总结:比亚迪加快了国内智驾进程,国内车企能拿到更多数据,也更可能拿到智驾的产品定义权,大幅降低了智驾门槛

品牌塑造,体系合并,巨无霸诞生:一汽、长安、东风正式合并组建“中国汽车集团”!

2025年2月10日,北京——中国汽车工业迎来历史性时刻!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三大央企完成战略性重组,共同组建“中国汽车集团”。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从“市场换技术”时代迈入“技术引领全球”的新纪元。一个年销量超700万辆、资产规模逾万亿的超级巨头正式诞生,目标直指丰田、大众等国际车企巨头。

2024年,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销量分别为268万辆和248万辆,合计销量超过500万辆,甚至超过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巨无霸车企的诞生,必将对国内乃至全球汽车行业产生巨大冲击。 “市场换技术”的时代已成过去,合资车企也难以复制昔日的辉煌。长安和东风合并后,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以及合并后的规模效应,其产品销量有望保持甚至提高增长幅度。

总结

路还长,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每一点降低的成本,最终都会反映在价格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