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大鼓:从洛阳琴书到国家级非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洛大鼓:从洛阳琴书到国家级非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hawh.cn/hawh/heritage/exhibition/details.html?id=7199697525555597312
河洛大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起源于清末民初,经过数代艺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河洛大鼓的起源、发展、艺术特点以及传承情况。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
19世纪初,河洛大鼓由洛阳琴书和“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其早期被人们称为“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20世纪50年代初定名为河洛大鼓。唱腔属“板腔体”,板式丰富,方便演说各类书目。在传统节目中,以公案书、武侠书和袍带书等长篇书目为多。
在河洛大鼓的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并曾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艺会演,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河洛大鼓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艺术风格的转变,蕴含着古老丰富的音乐信息,具有非常宝贵的艺术价值。其内容以褒忠贬邪、抑恶劝善等题材居多,寓教于乐,宣扬了正面的社会价值观。
2006年,河洛大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热门推荐
Android计时器:高效生活的神器
联合国报告:环境恶化加剧印巴贫困问题
世界银行:未来25年是全球最贫困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门槛的关键期
探秘“道”的真谛:为你揭开其神秘面纱
《道德经》中的智慧生活指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中最精辟的15条名言,句句是真理,读懂受益终身!
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数理逻辑中的竖线字符大揭秘!
到哪里投诉快递最有效
墨玉:塔克拉玛干“锁边”成功 背后有何秘密?
正定古城:一座真正的“古建艺术宝库”
D-二聚体15.3?别慌!可能是血栓预警
捷德奥特曼新形态攻略:决战贝利亚!
捷德奥特曼新剧场版:终极进化形态震撼登场
《樱花树下》:渡边淳一的情感智慧
樱花树下,最美的爱情故事
樱花树下,如何表白成功?
浙江高铁站+2,杭州去上海有新线路
瑞典研究:赖床30分钟更清醒!
TNC草地保护案例 | 可持续放牧管理
穿越草原的辽阔天地,体验纯粹自然之美——草原旅游全攻略
2024全球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清华列第11,北大第15
红色底蕴照亮贵州前行路
爱奇艺独家上线:捷德奥特曼剧场版
懒虫闹钟:高效安排每日事务神器
揭秘智能闹钟:如何科学唤醒每一天?
招聘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赛文50周年:欧布三重影视版与原作大不同!
《羁绊之力》:欧布奥特曼三重形态设计揭秘
医院健康教育:创新实践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