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块陶片到一座博物馆,数字技术还原40多年考古成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一块陶片到一座博物馆,数字技术还原40多年考古成果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9038
陶寺遗址博物馆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40多年的考古研究成果以沉浸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通过3D建模、全息投影和虚拟交互等手段,观众仿佛穿越回尧帝时期,亲身体验这座4000多年前的都城。
图源:澎湃新闻
陶寺遗址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中大量采用了数字化手段,以增强观众的沉浸体验。馆内多个展区通过3D建模、全息投影和虚拟交互等技术手段,将陶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使观众能够“穿越”至古代场景。
图源:澎湃新闻
馆中多个展品配置了数字化交互设备,观众能够自主探索展品背后的故事。通过触摸屏,观众可以查询展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材质、用途和制作工艺等,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意义。此外,一些设备还允许观众与数字化文物互动,模拟触摸和查看文物的内部构造,进一步提升了观展的参与感。
图源:澎湃新闻
展厅中的虚拟复原技术还为观众呈现了尧帝时期的宫殿布局,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都城的建筑结构与功能分区,在虚拟空间中感受陶寺遗址作为早期国家都城的宏伟气象。
图源:澎湃新闻
展馆中还配备了自助扫码听解系统,观众可通过手机扫码自行收听讲解音频,补充现场展示的解说内容。整个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在细节处着重设计,使得每一处展品都具备多重信息层次,从而满足观众的多角度探知需求。
图源:澎湃新闻
图源:澎湃新闻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这些数字化应用,为传统文物展示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使早期中国的历史得以更生动、直观地呈现,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体验空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手机打开CAJ文件的详细教程:从了解到操作,轻松阅读学术文献
14 | 分片上传:如何让你的图片、音视频消息发送得更快?
歧路亡羊:一个深刻的哲理寓言
推荐系统中冷启动环节的设计实现
阑尾位置图解
Excel方差计算:VAR.P和VAR.S函数详解
毛巾热敷眼睛是否对眼睛造成伤害
乘务员的工资水平如何?
如何进行电话备案查询以确保通信安全?
欧洲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杂志:抽动秽语综合征及其他抽动障碍的新兴疗法
改变生活方式是最有效最经济干预手段
TOEIC 词汇专题:购物消费篇
国青历史排名:近20年最强U20,仅次黄金一代,3年后恐被弟弟超越
肚子疼:不存在30秒止疼法,科学应对是关键
秋已暮,露成霜,合理饮食防寒凉
信息茧房,如何塑造并改变我们的认知?
哪些岗位属于事业编?全面解析事业编制的岗位与发展
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影响黄金价格?多维度解析黄金投资关键因素
深圳十大必尝小吃:从海鲜到传统名菜,尽显岭南美食魅力
肝功能转氨酶异常怎么办?挂什么科?一文详解病因、检查与治疗
河南省永城市:优势产业步步高 县域经济特色足
新疆101省道:从乌市到肯斯瓦特水库的自驾之旅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显著特征
BLACKPINK四位成员个人资料介绍
庚午走哪个大运发财 不同大运对庚午的影响
3月全国演唱会上百场,行业问题与挑战并存
机械公差正负怎么看图(公差正负怎么打)
油猴插件使用指南:从安装到高级应用
人只靠勤奋是发不了财的
文士学校: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