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000多年的“筒车”乌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越1000多年的“筒车”乌龙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927-1471391.html?mobile=1
近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马潇老师向科技史专家史晓雷咨询了一则关于我国古代筒车的史料问题。这则史料最早出现在2013年史晓雷发表于《百科知识》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其中引用了一首描述筒车的《调笑令》。然而,经考证发现,这首词并非唐代诗人徐来军所作,而是现代人的创作。
唐代诗人徐来军写有一首《调笑令》:“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里描述的就是我国唐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提水器具——筒车。大型的筒车远远望去就像现代的摩天轮,只不过轮的外围悬挂的是竹筒,在流水的冲击下,竹筒在低处兜水,转到高处时倾泄到水槽中,水槽通向田地里进行灌溉。到了宋代筒车得到普遍应用,现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的溪流边,还能见到筒车的身影。
然而,经考证发现,这首《调笑令》根本不是“唐代诗人”徐来军所写,而是由现代人“徐来军”创作。原来,1985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期刊载有一首《调笑令·筒车》,作为页面补白,只是署名“徐来军”并未说是唐代人。何况,同页面补白的另一“豆腐块”也是今人所写。核实唐代的诗人,未发现有叫徐来军的。因此可推断,很可能是“调笑令”词牌名始于唐代,便把作者讹传为唐代的徐来军了。
尽管如此,这几年仍有不少的中学历史试卷上出现了以“唐代诗人徐来军”命题筒车的试题,无非是考这首调笑令描述的是何种农业器具,在翻车、筒车、曲辕犁、水排中选择。可见讹传久矣,有三人成虎之势。因此,不得不再次纠正:
这首《调笑令》描述的的确是我国传统灌溉器具“筒车”,而且非常形象。但这首词并非写于唐代,作者也不是唐代的徐来军,而是当代人徐来军。
明末《天工开物》筒车图
本文原文来自科学网史晓雷的博客
热门推荐
追尾事故损失不大是否需要报保险?一文详解理赔流程与注意事项
项目化管理怎么学好数学
雏菊有什么花语及象征意义?(探索雏菊的传统与现代寓意)
中国古代疆域扩张:一场文明向心力的胜利
新就业劳动关系如何认定?最高法发布指导性案例
钢轨的常规“体检项目”,你知道多少?
探秘花旗参的多元搭配:健康养生的新选择
2025年教育改革方向: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软考全攻略:小白也能掌握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考试指南
食堂管理,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防坑指南:广州搬家公司收费陷阱全解析,小心被坑!
全面解析:如何通过称量和田玉鉴别真假?了解详细步骤与技巧
AI时代生存法则:当人工智能成为企业能力标配,员工将如何自处?
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谨记“2明1注意”
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2024年会在科大讯飞举办
小米SU7下摆臂断裂事件深度剖析与防范对策
荨麻疹患者能否食用蚝油?医生这样说
得了急性荨麻疹怎么办?
貔貅一定要两隻吗?单隻与一对貔貅的风水应用完整指南
鸿蒙HarmonyOS开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工程级)三层工程架构
荠菜——人称“野菜之王”的清新美味
教师职称工作总结怎么写教学成果部分
老人房颤应注意什么
电源适配器起火:原因、预防与应对措施
乒乓球心理战:如何在比赛中调整心态,提升胜率与赛场表现
自动挡汽车的使用方法是什么?怎样提高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技巧?
说谎时,身体会有哪些“小动作”?一起来揭秘!
这种主食很便宜,却比大米营养高出好几倍,一搅一煎香上天
肝脏损伤残等级鉴定标准详解
吞咽障碍在口腔期的表现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