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000多年的“筒车”乌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越1000多年的“筒车”乌龙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927-1471391.html?mobile=1
近日,湖南教育出版社的马潇老师向科技史专家史晓雷咨询了一则关于我国古代筒车的史料问题。这则史料最早出现在2013年史晓雷发表于《百科知识》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其中引用了一首描述筒车的《调笑令》。然而,经考证发现,这首词并非唐代诗人徐来军所作,而是现代人的创作。
唐代诗人徐来军写有一首《调笑令》:“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里描述的就是我国唐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提水器具——筒车。大型的筒车远远望去就像现代的摩天轮,只不过轮的外围悬挂的是竹筒,在流水的冲击下,竹筒在低处兜水,转到高处时倾泄到水槽中,水槽通向田地里进行灌溉。到了宋代筒车得到普遍应用,现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的溪流边,还能见到筒车的身影。
然而,经考证发现,这首《调笑令》根本不是“唐代诗人”徐来军所写,而是由现代人“徐来军”创作。原来,1985年《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5期刊载有一首《调笑令·筒车》,作为页面补白,只是署名“徐来军”并未说是唐代人。何况,同页面补白的另一“豆腐块”也是今人所写。核实唐代的诗人,未发现有叫徐来军的。因此可推断,很可能是“调笑令”词牌名始于唐代,便把作者讹传为唐代的徐来军了。
尽管如此,这几年仍有不少的中学历史试卷上出现了以“唐代诗人徐来军”命题筒车的试题,无非是考这首调笑令描述的是何种农业器具,在翻车、筒车、曲辕犁、水排中选择。可见讹传久矣,有三人成虎之势。因此,不得不再次纠正:
这首《调笑令》描述的的确是我国传统灌溉器具“筒车”,而且非常形象。但这首词并非写于唐代,作者也不是唐代的徐来军,而是当代人徐来军。
明末《天工开物》筒车图
本文原文来自科学网史晓雷的博客
热门推荐
宝宝1到12月视力发育标准图,不同月龄可看距离有差异
蔚来账期真相:30-90天,为何被误读成“拖欠”大户?
3D角色建模游戏角色设计细节与风格浅析
QEMU虚拟机启动方法详解
《三体》全集一定要看:中国科幻的里程碑之作
家居装修指南:掌握风格与色彩搭配,打造个性化生活空间
北方鱼缸适合养什么水草:北方鱼缸适合养哪些水草
29岁抗癌者筹款5天后晒新房照,水滴筹:多次隐瞒房产,善款全部退还
手机号换了,银行卡瑟瑟发抖?别慌!教你轻松搞定!
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分析
真菌感染怎么治疗最好最快最有效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安装及使用
红头文件格式标准样板:详解与规范
投资决策框架构建:如何构建一个稳健的投资决策框架
诊断胆结石最常见的检查方法是
如何避免论文写作中的语言重复与冗长?
酒吧MC是怎么练习的?
幼小衔接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试论图像的构图形式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须知
官杀是什么意思,官杀代表什么
购房政策应咨询哪个部门?
评估机制是什么
扬州首个“运动处方门诊”开诊,能看啥?有什么用?
九寨沟:童话世界的自然奇观
如何通俗理解光速不变?来看看两个著名的实验!
火花塞更换周期不再是谜,一篇教会你如何挑选火花塞
别等车出问题才后悔!火花塞更换周期与选择全攻略
福建南宋黄升墓出土的丝绸衣物
减脂期间少盐少油:瘦身效果与健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