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口腔溃疡不当回事
别把口腔溃疡不当回事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小病,但若长期不愈,可能暗藏风险。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病例,揭示了口腔溃疡与口腔癌的区别,并详细介绍了口腔癌的危险因素、症状及预防措施,提醒大家重视口腔健康,及时就医。
李大爷已经70多岁了,虽然身体没有大毛病,但他总是隔三差五嘴里长口腔溃疡,过几天自己就好了,也没太在意。去年,他舌根附近却起了一个大溃疡,久久不愈,疼痛难忍,最终不得不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大爷的病情并非普通口腔溃疡,而是口腔癌。幸好就诊及时,仍有手术治疗的机会。
那么,口腔溃疡和口腔癌有什么区别呢?如何发现和预防?
李大爷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在专业上叫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发病率为10%-25%。这种溃疡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红肿且疼痛明显,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自愈性。
临床上一般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性阿弗他溃疡。对于轻型和疱疹性阿弗他溃疡可以局部用药缓解疼痛,而重型阿弗他溃疡则可能需要全身用药,但这种病本身并不会癌变。
然而,李大爷舌根处的溃疡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口腔鳞状细胞癌,这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口腔鳞状细胞癌多见于舌、颊、口底、牙龈和腭等部位,确实对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了解口腔癌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口腔癌的危险因素
吸烟或饮酒
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烟草和酒精对口腔组织产生直接损害,增加患癌风险。若同时吸烟和饮酒,患口腔癌的风险更是普通人的5倍。不良口腔卫生习惯
如不定期刷牙、不使用牙线等,导致口腔卫生差。长期的细菌感染和慢性刺激如口腔内残留的残根都会增加癌变风险。嚼槟榔
槟榔碱是一种毒性物质,嚼槟榔会引起口腔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突变,最终发展为恶性肿瘤。饮食习惯
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高盐饮食以及食用高温、油炸或烤制食品均可增加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的症状
以下几种症状可能是口腔癌的预警信号:
口腔溃疡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口腔溃疡持续超过两周或颌下淋巴结肿大需要引起重视。咽喉持续疼痛或声音嘶哑
这些症状如果持续较长时间,建议就医进一步检查。口腔内出血或疼痛
无明显原因的口腔内出血或长期疼痛可能是早期症状。口腔内异味或味觉改变
异常的口气或味觉改变也可能是口腔癌的征兆。口腔粘膜变化
颜色变化、溃疡、肿块、糜烂或增生需要密切关注。
如何预防口腔癌?
预防口腔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 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口腔检查等有助预防口腔癌。
- 健康饮食: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选择高纤维、低脂肪和低盐的食物。
- 防止阳光暴露:保护唇部和面部免受紫外线伤害,避免长时间阳光暴露。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都有助于维持健康和免疫功能。
- 及时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及时处理可疑病变如经久不愈的溃疡、黏膜红斑白斑及口腔肿块。
结语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口腔癌的关键。定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口腔和整体健康,远离口腔癌。
本文原文来自光明网,由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张红利医生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