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招蚊子体质吗?收好这份夏季防蚊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你是招蚊子体质吗?收好这份夏季防蚊攻略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56167
夏天你是蚊子的偏爱对象吗?不管你捂得有多严实,它们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找到各种角度,叮你没商量。除了让人类遭受被叮咬的“皮肉之苦”,它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登革热、疟疾、乙脑……6类人最受蚊子偏爱,如何科学地驱蚊,小编为你整理了夏季防蚊攻略。
为什么被蚊子叮咬后会出现痒和肿?
当血管壁被蚊子戳破时,血液会启动凝血机制,不利于蚊子吸血。为此,蚊子进化出了可以抗凝血的蛋白,阻止血液凝固。当这种抗凝蛋白进入人体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反应,在蚊子叮咬部位发生过敏,出现痒和肿。
哪些人最受蚊子偏爱?
- 块头大,呼吸快的人:蚊子头部有很敏感的感觉器官,它对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很敏感,50米开外就能锁定。
- 爱出汗的人:汗液中有大量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容易被蚊子锁定。
- 新陈代谢快的人:这类人会生成更多的三甲胺,该物质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 穿深色衣服的人:夏天穿深色衣服吸热,让人体温身高,也容易招蚊子。
- 常化妆的人:大多数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都含有硬脂酸,对蚊子的诱惑力非同寻常。
- 孕妇:孕妇腹部温度较高,皮肤表面的挥发性物质多,她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易招惹蚊子的化学物质。
防蚊误区有哪些?
- 服用、涂抹B族维生素能防蚊:已被很多实验证明无效。无论喷维生素B1的水溶液,还是直接吃维生素B1,都没有驱蚊效果。
- 驱蚊手环里有驱蚊药:这和人们给衣服上喷花露水的驱蚊效果类似,但由于驱蚊药挥发较快,驱蚊效果有限。
- 超声波驱蚊:原理靠谱,但现有的驱蚊器只能模仿某一类特定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不能驱赶所有的蚊子,因此收效甚微。
- 紫外线灭蚊灯:在真实环境中往往有其他光线干扰,收效甚微。
温馨提示:蚊子叮咬后,3步快速止痒!
- 第一时间发现叮咬后,可将叮咬处紧紧捏住,防止蚊子唾液中的甲酸扩散;
- 涂小苏打水或者肥皂水,这两者中的碱性成分会与蚊子唾液中的甲酸中和,从而止痒;
- 如果普通的止痒手段效果不佳,可能由于皮肤炎症反应比较重导致。这时可以使用含有弱效或者中效的激素软膏外用,如糠酸莫米松乳膏、氢化可的松软膏等,以减轻皮肤的炎症。如果皮肤上已经有了搔抓引起的皮肤破口,激素类软膏要尽量避免破口区域。
科学有效防蚊,收好5个方法
- 勤洗澡、少喷香水:常洗澡,保持皮肤清爽,流汗时及时擦去汗液,可以减少汗液气味对蚊虫的吸引。少用香水,蚊子喜食花蜜露,因此使用香水、化妆品、面霜等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 蚊子不喜欢的气味:一些天然植物对蚊子有驱避作用。比如夜来香、艾叶草,其中最明显的是除虫菊,对蚊子有很强的驱避甚至杀灭作用。柠檬草油、香茅和香叶醇等气味蚊子也不喜欢。
- 尽量穿浅色衣服:在户外活动时,尽可能穿浅色的长袖、长裤,同时要穿好长袜,这样能够减少皮肤与蚊虫的接触。
- 适当使用蚊香: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如果在封闭的房间,蚊香可以杀死蚊子;在通风处,蚊香能起到驱赶蚊子的作用。
- 婴幼儿使用蚊帐:婴幼儿防虫叮咬,最好使用蚊帐。
今日话题
你还有哪些防蚊小妙招?欢迎留言讨论
热门推荐
灰指甲修剪过程
一到冬天,你为何总会输给“被窝”?“起床困难”看这里
早晨犯困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新手必看:如何挑选最适合的超白鱼缸尺寸与形状
如何高效创建令人惊叹的网站?【图文详解】
数据挖掘与建模技术在食品嗅觉和味觉感知中的应用研究
怎样加速肺炎疫苗接种进度?
如何进行组合投资?这些投资组合策略和风险有哪些?
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如何选择?
看大盘的分析要点有哪些?这些要点怎样把握市场趋势?
买入看跌期权到底怎样获利?
二重积分(基础篇)
氮化反应重大突破!北大团队对硝基化合物新应用提供新思路
深层修复护发膜:让受损秀发重获新生
如何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方式?这种能力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
探索屋顶的绿色能源,顶层阁楼的光伏改造之旅
在西藏遇到白色帐篷,为啥要躲着?老牧民直言:进去谁也帮不了你
在西藏遇到白色帐篷,为啥要躲着?老牧民直言:进去谁也帮不了你
集团管控如何提升各业务板块间的战略协同效果?
单位团体保险投保人法律义务与责任探析
新能源充电桩遇故障?一步步教你轻松排查!
如何提高居民安全防范意识
8GB+256GB与12GB+256GB,哪个更适合你?一文读懂手机内存选择攻略
历史伤亡最大的海啸,因没有预警系统,让印度洋周边国家损失惨重
印度洋海啸20年:23000颗原子弹的能量
电子琴与现代音乐教育:教学工具的革新
家长如何做好美育启蒙?
木梳子哪一种木最好?木梳子怎么选择?
曲阜三孔游览攻略:参观多长时间最为合适?
十大世界法则之——“丛林法则”